[实用新型]相机随身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2144.7 | 申请日: | 2011-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谢乾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乾文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G03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随身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悬挂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相机随身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不使用三角架的情况下,当人们暂时不使用照相机时,一般会继续手持相机或使用普通的窄背带将相机挂在脖子或肩膀上以等待下一次的拍摄。当相机拿在手上时,手被占用导致不方便做其他事情;长时间把诸如单反相机这类较重的设备挂在脖子或肩膀上会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酸痛。且背带较长,走路时相机会四处晃动,让人也十分不舒服,还可能会损坏相机。选择把相机放到相机包里虽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是拿取相机都很麻烦且费时,容易错失一些重要的拍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机随身固定装置,它在不改变相机结构的前提下,使人们在不使用相机时可以将其悬挂于背带或腰带上,既解放了双手,由保护了使用者的颈椎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相机随身固定装置,包括底部具有三角架安装螺孔的相机本体,为了使相机可以悬挂至腰带上,该装置还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插片部件及插孔部件,所述的插片部件采用设有外螺纹的螺钉连接于相机本体底部。
进一步,所述的插片部件主要由具有固定端及插接端的插片主体组成,所述的固定端与插接端顶部采用折弯部连接使插片主体形成向下的开口,在所述的固定端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螺钉从内至外穿过安装孔连接于相机本体的三角架安装螺孔内。
为了方便将插片部件固定于相机底部,所述螺钉的头部为直径大于固定端宽度的圆形齿轮。
同时,在所述固定端底部还连接有用于固定圆形齿轮的定位端,所述的定位端绕过圆形齿轮并向上弯曲将圆形齿轮固定于内。
为了防止插片部件晃动,在所述插片主体固定端的外壁上还设有摩擦块。
与插片部件相适应的,所述的插孔部件主要由插孔主体以及采用锁定齿轮与其连接的附着器组成,在所述的插孔主体上端还活动连接有插孔挡片。
为了方便调整附着器与插孔部件之间的角度,该插孔部件还包括用于定位锁定齿轮的锁定开关,在所述的插孔主体上设有放置锁定齿轮及锁定开关的内凹部及安装孔,所述的锁定齿轮穿过安装孔连接于附着器上;而所述的锁定开关装入内凹部后在其外侧设有与插孔主体连接的插孔主体壳盖。
所述的锁定开关主要由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固为一体的按压部、卡接部组成,所述的按压部及卡接部以连接部的中心点为中心对称分布,且与连接部之间形成夹角α,在所述锁定开关上还设有与按压部处于同侧、且位于卡接部延长线上的弹簧;在所述插孔主体上位于连接部中心点的侧边位置还设有与连接部邻接的支撑点。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夹角α的取值为90°<α<180°。
为了防止相机摆动,该插孔部件还包括用于定位插接端的挡片、以及采用连接轴与挡片固定连接的控制齿轮,在所述的插孔主体上还设有安装控制齿轮的内凹部,并且在所述的插孔主体壳盖上设有与连接轴相匹配的孔,所述的连接轴穿过孔后使所述的控制齿轮及挡片分别位于插孔主体壳盖两侧;在所述的插孔主体壳盖外表面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挡片旋转角度的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相机的结构属性,设计出一套直接安装于相机底部的随身固定装置,将相机悬挂于除脖子或肩部以外的其它部位,分担了脖子或肩部的负担,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2)本实用新型中,插孔部件中的附着器与插孔主体之间利用锁定齿轮与锁定开关的配合,不论附着器以何种方向悬挂于身体上时,都可以将连接于插孔主体上的插孔挡片开口方向调节为水平向上,相机悬挂至随身固定装置上后镜头向下,有利于保护相机完好无损。
(3)本实用新型中,插孔挡片与插孔主体之间采用轴活动连接,插孔挡片可绕轴做一定角度的旋转,而插片是插接于插孔挡片内的,可同插孔挡片一起旋转,该结构使得相机即使悬挂在随身固定装置上,也可以随时拿起抓拍,不会错失一些重要的拍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相机上的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孔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乾文,未经谢乾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2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燃气灶
- 下一篇:一种滚筒采煤机摇臂与牵引部的铰接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