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2324.5 | 申请日: | 201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3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龙永福;李怀杰;张煜;申文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永福;李怀杰;张煜;申文初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5/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溶性物 自动 透析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通常使用的非溶性物透析测定方法主要是光谱法和重量法。光谱法是利用色谱原理,当原液含非溶液性物的量不同时,所透射出来的光的色谱就会出现差别,再与样品液进行光谱对比,即可测出非溶性物的含量,光谱法所采用主要设备是分光光度计,而光谱法的不足是准确性不高。
重量法的原理是采用滤膜过滤原液,然后称量滤膜重量,再将滤膜烘干后,再次称量滤膜重量,但现有的使用重量法进行测定的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各部件互为分散体,使用不方便。二是使用氮气对原液加压来使其通过滤膜,一旦氮气使用完后,再灌装就很不方便,如果实验室没有备用氮气瓶,则灌装就更不便了。三是需要配备专用烘箱。四是需要配备专用计量器具。五是整个透析过程全部由人工操作,容易出现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非溶性物透析测定方法中的光谱法准确性不高、重量法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高效、自动、方便的进行非溶性物透析测定的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其包括滤液罐、滤后液罐和用于在滤后液罐中产生负压的负压装置,所述的滤液罐和滤后液罐通过一滤头连接,所述滤头内设有一滤膜,所述的负压装置通过管道连接至滤后液罐。
上述的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其所述的滤后液罐上还设有一放水阀门。
上述的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其所述的滤头的外缘上设有一用于密封滤头的密封圈。
上述的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其还包括一滤膜处理装置,所述的滤膜处理装置包括烘干箱、称重装置和用于升降称重装置的升降装置,所述的称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滤膜的托盘和用于托举托盘称重的计量秤,所述的计量秤设有一用于托举托盘称重的称重杆,所述的烘干箱底部开有一供所述的称重杆通过的开口,所述的托盘设置于烘干箱内部,称重杆的一端通过开口顶至托盘底部,所述的升降装置连接至称重装置的底部。
上述的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其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用于升降承重装置的凸轮和用于驱动旋转凸轮的电机,所述的凸轮连接至称重装置的底部,所述的电机连接至凸轮。
上述的一种非溶性物自动透析测定装置,其还包括一微处理器,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和负压装置、烘干箱、称重装置和升降装置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滤液罐和滤后液罐通过滤头连成一体,通过设置负压装置在滤后液罐内连续地产生负压来使滤液通过滤头,即可不用氮气来对滤液进行加压,装置内设置烘干箱对滤膜进行烘干,在托盘下部设置自动计量装置和升降装置,实现非溶性物透析结果的自动计量,整个装置由微处理器自动控制,保证了测量结果的准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滤液罐,2为滤后液罐,3为负压装置,4为滤头,5为放水阀门,6为烘干箱,7为托盘,8为计量秤,9为称重杆,10为凸轮,11为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滤液罐1和滤后液罐2连在一起,中间用滤头4连接,滤头4内设有滤膜,滤头4外缘设有O型密封圈,防止过滤液渗漏,滤后液罐2顶部设有一抽气孔,用管道与负压装置3相连,负压装置3连续产生负压,负压可根据需要调整,使得滤后液罐2内形成负压,加快滤液罐1内滤液的透析。滤液透析完后,可打开滤后液罐2上的放水阀门5将滤后液放掉。再取出滤膜放入托盘7中,升降装置中的电机11驱动凸轮10转动,凸轮10转动后顶起计量秤8,连接到计量秤8的称重杆9也随着上升,并通过烘干箱6底部的开口穿过烘干箱6将托盘7顶起,计量秤8即可称出托盘7与滤膜的重量。称量结束后,电机11再驱动凸轮10转动,将计量秤8放下,称重杆9也随之脱离烘干箱6,托盘7下降并停留于烘干箱6底部的同时也堵住了烘干箱6底部的开口。烘干箱6启动对滤膜进行烘干,烘干完成后,升降装置再次托起托盘7进行称量,即可得到两次称量的重量之差值,进行对比分析,这整个过程由微处理器控制,保证测定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永福;李怀杰;张煜;申文初,未经龙永福;李怀杰;张煜;申文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2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存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大蜂螨的组合物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