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拉式软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2482.0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邓加尊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F16C1/26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韦微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拉 式软轴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和工程机械用推拉式软轴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和工程机械用推拉式软轴总成的耐压软管与金属管接头的铆接都是采用冲床冲铆工艺,分上下模进行铆接,上下模的形状为六方形或八方形,下模固定在静止的下模座上,上模固定在可以运动的上模座上,耐压软管与金属管接头铆接时,上模座向下运动冲击套管接头,使套管接头产生塑性变形向耐压软管挤压,使耐压软管和金属管接头紧密联接,能够承受高的拉力。由于冲铆时,只有上下方向对金属管接头产生冲力,且冲压时间短,冲压后金属管接头处快速形变成六方形或八方形,容易使外管钢丝变形交叉,并且分布不均匀,使得管接头承受拉力的能力降低,同时还会导致内孔变形,轴芯在工况运行时滑动阻力增大,容易产生卡滞、卡死现象,使得操纵阻力大,严重时会造成轴芯断裂,致使推拉式软轴寿命短。
另外目前耐压软管两端的外层皮剥去一定长度后,还要套上一个钢套,这样使得耐压软管、钢套及套管接头铆接时,因有三个接触面从而使套管接头的铆接强度下降,套管接头的接脱力不均匀,铆接后套管接头的接脱力在3000N至5000N之间,差别比较大。再就是为防止耐压软管内孔向内收缩变形,要用钻头除去一节耐压软管内衬管,之后再用一个钢套或钢圈补到耐压软管内孔,既增加材料成本也增加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管接头铆接力均匀、抗拉强度高和软轴寿命长的推拉式软轴总成,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式软轴总成,包括拉杆、导向套、耐压软管、套管接头及置于耐压软管内的轴芯,所述的轴芯两端分别与拉杆铆接,所述的耐压软管两端分别与套管接头连接,套管接头开有内锥孔,耐压软管其中一端的套管接头与导向套连接。
所述的套管接头与耐压软管采用八面扣铆方式连接。
所述的套管接头内部的中通孔为阶梯孔,阶梯孔之间通过开有的内锥孔连接。
所述内锥孔的角度α为15~35o。
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推拉式软轴总成,采用了液压铆接机通过内外模锥面配合将轴向推拉力转化为多块压模片均匀径向铆压的原理,从而使得套管接头产生均匀的径向塑性变形,耐压软管钢丝不易交叉变形,耐压软管与套管接头铆合度好。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有内锥孔的套管接头,即现有钢套与套管接头连成一体,同时省去耐压软管内孔的钢套或钢圈;节省了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在经过多块压模片均匀径向铆压套接头和耐压软管时,铆接面只有二个接触面,大大提高了抗拉强度,拉脱力也比较匀均,套管接头的拉脱力达到8000N至12000N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一种推拉式软轴总成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之汽车用选档推拉式软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选档推拉式软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1:左端套管接头Ⅰ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2-2:右端套管接头Ⅱ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3:图1的A向示图(去掉防尘橡胶套)。
图4~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之汽车用换档推拉式软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换档推拉式软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1:左端套管接头Ⅲ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5-2:右端套管接头Ⅳ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6:图4的B-B剖示图(放大)。
图7~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之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矿山机构用推拉式软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7:推拉式软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8-1:左端套管接头Ⅵ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8-2:右端套管接头Ⅴ结构示意图(放大)。
图中:11-调节拉杆,12-导向套Ⅰ,13-轴芯,14-橡胶套,15-套管接头Ⅰ,16-耐压软管,17-锁紧圈,18-外护管,19-套管接头Ⅱ,110-衬套,111-接头,112-胶套,113-限位件,114-导向套Ⅱ,115-防尘橡胶套,116-连接拉杆。
21-连接拉杆Ⅰ,22-轴芯,23-安装支座,24-套管接头Ⅲ,25-耐压软管,26-套管接头Ⅳ,27-胶套,28-限位件,29-导向套,210-连接拉杆Ⅱ,211-内衬套。
32-螺母,33-连接拉杆,34-防尘套,35-螺母,36-套管接头Ⅴ,37-耐压软管,38-轴芯,39-套管接头Ⅵ,310-垫圈,311-导向套,312-防护胶套, 313-调节拉杆,314-螺纹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金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2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球面轴承
- 下一篇:一种正时链条张紧臂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