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狭小空间内使用的销钉头操作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2686.4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之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之雨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4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狭小 空间 使用 销钉 操作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狭小复杂空间内作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操作工具,能够在狭小空间内对销钉外露的销钉头进行折弯或复原操作,而不损害周围部件。
背景技术
销钉是紧固件、连接件的一种,在许多复杂机械设备中,通常使用销钉来固定或加固安装零部件。销钉在固定其他固件时,销钉头裸露在外,需要使用工具对其操作,使其折弯。在拆卸时,需要使销钉头复原。在空间足够大时,通过使用普通扳手、钳子、锤子等工具就可以操作。而在狭小空间中,尤其是周围部件容易损坏时,如果使用上述工具,不仅操作困难,而且会因为操作工具的摆幅过大,易造成周围相关部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在狭小空间内将销钉头折弯或复原,而不损坏周围部件的工具。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金属杆和杆柄组成。金属杆的一端具有可穿过销钉头的销钉头通孔,所述销钉头通孔与金属杆垂直。金属杆的另一端具有可使杆柄穿过的杆柄通孔,杆柄与金属杆垂直。
金属杆可以为锥状圆柱体,在金属杆较细的一端设置销钉头通孔,杆柄通孔位于金属杆较粗一端。
金属杆可以为扁平立方体结构,销钉头通孔和杆柄通孔的中心线均垂直于金属杆面积最大的平面。在金属杆的侧面可以开设连通销钉头通孔的斜向导入通道,导入通道呈喇叭口形状,销钉头通孔在开口一侧的连续弧段大于四分之一圆弧。在金属杆顶端可以开设锯齿槽或阶梯槽。
金属杆也可以呈弯曲形状,此时金属杆和杆柄连为一体,弯曲的形状可以是蛇形或直角阶梯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具有销钉头通孔的金属杆,可以在销钉头插入销钉头通孔后,通过金属杆的转动使其折弯或复原,这样操作时比使用扳手、钳子、锤子摆幅小。而且在金属杆另一端具有杆柄,利用杠杆原理,既省力,又减小了金属杆操作时的摆幅,而且折弯度大,不会对周围零部件造成破坏。
采用锥状圆柱体的金属杆结构,在转动时平滑,由于销钉头通孔横穿圆柱体,操作力度更大,锥体形状更加方便在狭小空间伸入取出。
采用扁平立方体结构,可利用销钉通孔离金属杆边缘距离不同,调整折弯头弯曲弧度,更好地保证销钉的连接效果。在销钉通孔上开设呈喇叭口形状导入通道,可以方便地插入直径较细的销钉头。金属杆顶端的锯齿槽或阶梯槽,特别适合在销钉头紧贴周围部件的狭小空间中使用,并且适用不同直径的销钉。长条形一侧可以容易地插入已经折弯的销钉头内,从而使复原操作更加方便。
弯曲形状金属杆适合在不能直向伸入本工具的狭小空间内使用,根据不同的狭小空间缝隙设计相应弯曲形状的金属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锥形金属杆的销钉头操作工具主视图。
图2:扁平立方体金属杆的销钉头操作工具主视图。
图3:图2所示销钉头操作工具的左视图。
图4:具有导入通道的销钉头操作工具左视图。
图5:具有锯齿形槽的销钉头操作工具左视图。
图6:具有阶梯槽的销钉头操作工具左视图。
图7:弯曲金属杆形状的销钉头操作工具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销钉头操作工具的一个实施例。金属杆1为锥状圆柱体,采用不锈钢或优质钢材制作,细端直径10毫米,粗短直径20毫米,长度为10厘米。在金属杆1一端垂直于金属杆1的不同方向上,钻有间距5毫米直径分别为3毫米、4毫米和5毫米的孔4、5、6,在金属杆1另一端钻一个直径为10毫米的柄孔3,用长为10厘米的圆柱钢材横穿柄孔3作为用手转动的杆柄2。
销钉穿入销钉后,一般残留10~20毫米,将残留的销钉头穿入与销钉头直径相应的销钉头通孔4、5、6内,双手或单手转动杆柄2,即可将销钉头折弯或复原。扭动杆柄2时,可将手尽量置于杆柄2的两端,利用杠杆原理,起到省力的效果。在销钉头通孔4、5、6与销钉头的作用中,销钉头通孔4、5、6边缘与销钉头接触点为支点,销钉头通孔4、5、6内壁为动力臂,可方便地将销钉头折弯。同样原理,把折弯的销钉头插入销钉头通孔4、5、6中,反向用力,即可将销钉头恢复。这样操作时金属杆1只需转动,比使用扳手、钳子、锤子等操作工具的摆幅要小。而且在金属杆1另一端具有杆柄2,利用杠杆原理,既省力,又减小了金属杆操作时的摆幅,而且折弯度大,不会对周围零部件造成破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之雨,未经刘之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26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