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弯管固溶处理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3035.7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1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兵;张学诚;赵建仓;邓乾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弯管 处理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不锈钢弯管固溶处理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站锅炉受热面用不锈钢弯管弯制后需要进行固溶处理,以避免使用中产生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在受热面制造厂,弯管固溶处理在专用固溶处理炉内整体固溶处理完成,但在电厂检修现场,常常只有几根至几十根不锈钢弯管需要固溶处理,少量这些弯管采用专用大型固溶处理炉不经济并且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且经济的不锈钢弯管固溶处理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为:一种不锈钢弯管固溶处理加热装置,所述的不锈钢弯管包括弯曲部以及自弯曲部的端部沿直线向外延伸的直管部,该装置包括用于容纳不锈钢弯管弯曲部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部的加热组件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用于均匀箱体内部温度的导气管,所述的箱体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直管部伸出箱体的出管孔。
进一步地,为了监控箱体内各区域的温度,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插设热电偶温度计的热电偶插座,所述的热电偶插座均匀分布在箱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由上箱体与下箱体扣合而成,所述的出管孔开设在上箱体与下箱体拼合形成的侧面上,所述的出管孔的中心位于上箱体与下箱体交接线上以便于不锈钢弯管放置于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的上箱体和下箱体内部的两个陶瓷框架、设置在陶瓷框架上用于加热的多根加热合金。
进一步地,所述的陶瓷框架与箱体间填充耐火砖,所述的耐火砖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气管包括设置在所述的耐火砖与加热合金之间的环形本体、一端与环形本体相连通设置且另一端伸出箱体外的连通管,所述的环形本体靠箱体中心一侧的管壁上沿径向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箱体内部与环形本体内部的通气孔,所述的通气孔直径为1~2mm。对环形本体通保护气,通过保护气的流动,不仅可以保护不锈钢弯管不被严重氧化,还能使箱体内温度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管孔外周包覆有用于保温与隔热的石棉。
由于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方便运输,可在维修现场对少量的不锈钢弯管进行固溶处理,不但节约维修成本,而且弯曲部受热均匀,不易被氧化,提高了不锈钢弯管固溶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箱体的仰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箱体的俯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气管的剖视图;
附图5为附图4的局部视图A;
附图6为附图4的局部视图B;
附图7为附图4的局部视图C;
附图8为不锈钢弯管示意图;
附图9为不锈钢弯管放置在下箱体上的位置示意图;
其中;1、弯曲部;2、直管部;3、箱体;31上箱体;32、下箱体;4、加热组件;41、陶瓷框架;42、加热合金;5、导气管;51、环形本体;52、连通管;53、通气孔;6、出管孔;7、热电偶插座;8、耐火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8所示,不锈钢弯管包括弯曲部1以及自弯曲部1的端部沿直线向外延伸的直管部2,本实用新型就是对不锈钢弯管的弯曲部1进行固溶处理的加热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用于容纳不锈钢弯管弯曲部1的长方体箱体3由上箱体31与下箱体32扣合而成,在上箱体31与下箱体32拼合形成的两长侧面上各开设有两个出管孔6,所述的侧面形成的四个角上各开设有一个出管孔6,所述的出管孔6的中心均位于上箱体31与下箱体32交接线上以便于不同弯曲角度的不锈钢弯管放置于箱体3内。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时对箱体3内各点温度控制至关重要,因此在上箱体31平行于水平面的上表面的四个角和中心上各设置有用于插设热电偶温度计的热电偶插座7。加热时将热电偶温度计(图中未显示)插设在热电偶插座7,以随时监控箱体3内各点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0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硬件支持光标显示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平板电脑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