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妇产科用宫颈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3050.1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5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64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产科 宫颈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宫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宫颈机能不全是产科造成或早产的常见原因之一。宫颈机能不全是指孕中期或孕晚期的早期宫颈的无痛性扩张,伴有妊娠囊的膨入阴道,随后导致胎膜早破与不成熟胎儿的娩出。除非采取有效的治疗,否则每次妊娠这个过程都会重复发生。宫颈机能不全的机制不清,但是许多病例中都有宫颈创伤的历史(诊刮、锥切、烧灼、切除)。另外,宫颈发育不良,包括继发的子宫内乙烯雌酚暴露史也可能与宫颈功能不全的发生有一定关联。宫颈机能不全主要是通过手术缝合的方法加强薄弱的宫颈。出血、宫缩或者胎膜早破是手术禁忌症。一般其他原因引起的早期流产多发生在14周之前,因此宫颈环扎术应在14周以后进行。至于妊娠期什么时候进行环扎术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妊娠月份越晚,手术导致流产和胎膜早破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对于孕中晚期的妇女,一部分医生更倾向于选择休息的保守治疗而不是环扎术。一般孕周大于24-26周不再做环扎术。做环扎术之前要通过超声确认胎儿存活,无重大畸形存在。宫颈炎症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推荐进行淋球菌、衣原体及B型溶血性链球菌的培养检查。手术的缺点为宫颈承受拉力过大易拉伤宫颈,对宫颈刺激大,有进一步激发早产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手术无风险、不易拉伤宫颈、对宫颈刺激小、不会激发早产的妇产科宫颈固定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妇产科用宫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铰链和螺栓,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为半椭圆形,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另外一端有相对应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内设置有的螺纹孔,螺栓插入在螺纹孔内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另外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起到限制宫颈管扩张和起到防治早产的目的,且无需麻醉,对宫颈刺激小,无痛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易拉伤宫颈,固定牢固不易滑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螺栓,4、合页,5、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妇产科用宫颈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铰链和螺栓,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为半椭圆形,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另外一端有相对应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内设置有的螺纹孔,螺栓插入在螺纹孔内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另外一端连接。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放置到宫颈附近阴道穹窿部,旋紧右侧螺栓即可实现固定,起到限制宫颈管扩张和起到防治早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0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