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杆件转向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3457.4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晨;徐玉坡;蒋金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7/04 | 分类号: | F16B7/04;F16B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同时固定两根杆件的夹具,尤其是这样一种杆件转向夹具,其通过旋紧一个螺母就能够在夹紧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杆件的同时还能调整该两根杆件之间的相对角度。
背景技术
目前,杆件的固定方式除了常用的使用铁丝及绳缆等简陋器具进行固定外,均需要采用特殊定制的夹具对特定杆件进行固定,夹具对杆件的要求高,使用范围狭小,而且制作繁琐。
此外,上述特殊定制的夹具通常结构较复杂,连接过程繁琐,不能满足快速连接固定的需要,另外夹具对杆件进行固定后,杆体之间的相对角度不能再进行调整,使得上述夹具的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有鉴于上述公知技术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本实用新型的杆件转向夹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与提供一种杆件转向夹具,其结构简单,在快速夹紧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杆件的同时还能方便地调整该两根杆件之间的相对角度。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杆件转向夹具,其包含有:夹持件,为一板件对折而成的U形部件,其弧弯部内侧形成具有开口的第一固定孔,其两侧的平直部上设有相对应的通孔;螺杆套,由套置部和螺杆部构成,所述套置部上开设有径向贯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螺杆部能穿置于所述夹持件的通孔内;所述螺杆套的螺杆部上套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夹持件,通过螺帽将所述螺杆套与所述夹持件相固接,并将第一杆件固定于所述夹持件的第一固定孔内;第二杆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如上所述的杆件转向夹具,其中,所述杆件转向夹具还具有能固定所述第二杆件的紧固套环,所述紧固套环能套置在所述套置部外部,且所述紧固套环的周壁上对应设有两贯通孔,所述第二杆件能穿设固定于所述贯通孔和第二固定孔内。
如上所述的杆件转向夹具,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螺杆套的轴线相垂直。
如上所述的杆件转向夹具,其中,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距所述紧固套环一侧边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孔中心距所述套置部顶面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杆件转向夹具,其中,所述螺杆套的套置部为圆柱体,所述紧固套环沿轴向形成有与所述套置部形状相同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杆件转向夹具,其中,所述螺杆套的套置部为棱柱体,所述紧固套环沿轴向形成有与所述套置部形状相同的通孔。
如上所述的杆件转向夹具,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杆件能螺接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
如上所述的杆件转向夹具,其中,所述螺杆部上依次穿置有多个夹持件,各所述夹持件之间设置有垫块或螺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件转向夹具,结构简单,仅通过旋紧螺母就能快速固定两根间隔一定距离设置的杆件,还能对上述杆件的相对角度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所套置的杆件不限于单一直径,且能有一个较宽的选择范围,而且根据实际穿置的杆件的截面形状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将第一、第二固定孔设置成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提高了夹具的使用范围。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件转向夹具,通过适当延长螺杆套的长度,并依次穿置多个夹持件,在拧紧螺帽后,可实现对多个杆件的多角度的固定,进一步地,还能在各夹持件之间还可穿设垫块或螺帽,以调整各杆件的间距,并对各夹持件进一步进行加固。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杆件转向夹具,由于其结构简单,精度要求不高,可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杆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杆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 杆件转向夹具 1 夹持件
11 弧弯部 12 第一固定孔
13、14 平直部 131、141 通孔
2 螺杆套 21 套置部
22 螺杆部 23 第二固定孔
3 螺帽 41 第一杆件
42 第二杆件 5 紧固套环
51、52 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