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脊椎动物卵细胞及幼体的包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3524.2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牛;么宗利;周凯;来琦芳;应成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椎动物 卵细胞 幼体 包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动物卵细胞及幼体包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无脊椎动物卵细胞及幼体的包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埋模具,可以对较大的组织进行包埋,而相对于无脊椎动物的胚胎及幼体,无法进行常规石蜡包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制造、便于使用、包埋效果好并且取下包埋块即可进行切片的包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脊椎动物卵细胞及幼体的包埋模具,所述包埋模具包括基座和组合块,所述基座由底座和侧壁组成,所述组合块是由至少三块组合板组合成至少一个方形格,所述底座与侧壁连为一体成L型,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组合块拼合于所述底座和侧壁的敞口处并与所述基座吻合。
所述凹槽的剖面为梯形,梯形上底边宽1cm,下底边宽0.5cm,其横截面均为正方形,上底面边长1cm,下底面边长0.5cm。
所述凹槽并排设置有3个,相邻凹槽之间相隔1cm。
所述组合块由第一组合板和第二组合板组成,所述第二组合板的厚度为0.2mm,第二组合板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合板一侧面上形成至少一个开口的方形格。
所述方形格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1.5c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脊椎动物卵细胞及幼体的包埋模具,解决了无脊椎动物卵细胞及幼体体积小,难以进行石蜡包埋的问题,该包埋模具能使卵细胞及幼体处于同一横截面上,并易于调整其方向,且能批量包埋,本实用新型具有易于制造,便于使用,包埋效果好,取下包埋块无需修块即可进行切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块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组合块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凹槽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凹槽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无脊椎动物卵细胞及幼体的包埋模具,包埋模具包括基座1和组合块2,基座1由底座11和侧壁12组成,组合块2是由第一组合板21和4个第二组合板22组成,并且通过第一组合板21和4个第二组合板22组合成至少一个开口方形格20,参考图4所示,第二组合板22的厚度为0.2mm,4个第二组合板22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组合板21一侧面上形成3个开口方形格20,方形格20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1.5cm。
底座11与侧壁12连为一体成L型,在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3个凹槽11a,组合块2拼合于所述底座11和侧壁12的敞口处并与所述基座1吻合,即在使用时将组合块2放置在所述底座11上,组合块2的方形格20开口与侧壁12相对接。
参考图3、图5、图6所示:设置在底座11上的凹槽11a并排分布有3个,相邻凹槽11a之间相隔1cm,凹槽11a的剖面为梯形,梯形上底边宽1cm,下底边宽0.5cm,其横截面均为正方形,上底面边长1cm,下底面边长0.5cm。
使用时,将图1的基座1与图2组合块2相互拼合,拼合好之后将其放置于60℃的热台上,然后将融化处理过的石蜡注入其中形成的方形格20内,注满后用玻璃滴管将脱水透明浸蜡后的无脊椎动物卵细胞及幼体吸入底座11的凹槽11a内,轻微晃动使其分散,形成单层卵细胞及幼体,批量操作后,将装置放置于室温冷却后,放入4℃冰箱中继续冷却,取下图2组合块2后,蜡块即可上组织切片机进行切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5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