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3527.6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6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梁继竹;吴天翼;周敏俊;尤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E06B3/48;E06B7/23;E06B7/16;E05D1/02;E05D9/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密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门密封系统,用于侧开门集装箱。属集装箱附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以往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是使用常规金属铰链。由于是侧开门集装箱,箱体较长,为了节约开门所需的空间,同时减小单个转轴引起的高力矩,需要将侧面分为6扇门,每扇门上使用2个铰链,组成多铰链折叠门。这种方式铰链处的密封处理起来非常困难,而且门折叠后需要较大的折叠空间,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铰链处的密封难以解决。由于铰链间的旋转量需要达到90°,所以闭合时的密封非常难于实现,而且由于此处属于集装箱侧面,内部的平整性与密封性是有冲突的。
2、铰链和集装箱的箱体结合部分,几乎必然要漏水,内部需要增加第二道密封用于导水,但是对于灰尘没有解决办法。
3、折叠后的空间太大。由于铰链自身的结构和体积问题,需要比较大的折叠空间。
4、由于要解决每扇门之间的密封,以及门扇和箱体之间的密封,整个系统需要的胶条较多,导致整套系统的费用较高(包括铁铰链,密封系统,导水系统)。
5、安装难度大。由于密封条最后安装,铰链对安装时的干涉较多,施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密封、易于安装,价格适中的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所述密封系统由以下几个组件构成:复合铰链、复合密封条和扣合密封条组;
所述复合铰链,由左铝型材、右铝型材和聚氨酯胶条三部分构成,所述左铝型材和右铝型材中间均设置有一凹槽,凹槽中间段的宽度大于凹槽上下段的宽度,形成自锁定位结构,聚氨酯胶条横截面呈“M”型结构,聚氨酯胶条的左右两边分别嵌入所述左铝型材和右铝型材中间的凹槽内,且使所述复合铰链的横截面也呈“M”型结构,复合铰链使用铆钉与所述侧开集装箱门的门扇连接;
所述复合密封条,由上部发泡海绵胶条和下部密实胶条两部分对合构成一中空结构,复合密封条嵌置于所述侧开集装箱门的上下两个边框上;
所述扣合密封条组,由左右两个密封条构成,左边的一个密封条呈倒置的“P”型结构,右边的一个密封条呈反置的“P”型结构,左右两个密封条扣合,扣合后使扣合密封条组的左右两侧面均形成一个平面,扣合密封条组置于所述侧开集装箱门的两侧门配合端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复合铰链的聚氨酯胶条材料良好的抗拉伸性能和耐屈挠性能,将其作为结构件,在实现结构功能的前提下,提供密封功能。
2、利用功能叠加的方法,减少系统的零件数量,降低使用和安装成本。
3、利用新的结构,将旋转之后密封全部转化为平压合密封,使安装和使用变的简单,并提高了可靠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将铰链处的密封与铰链结构做了合并,同时在集装箱侧门闭合时提供一个比较平整的平面,便于实现门上下段的密封,相比较传统的密封系统,该系统设计较为简单,单个零件承载的功能更多,有效的减少了密封条的用量,降低了安装成本,提高了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铰链开启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铰链闭合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密封条自然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密封条压缩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密封条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7为发明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处于半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8为发明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处于全折叠状态示意图。
复合铰链1、聚氨酯胶条102、左铝型材101、右铝型材103、自锁定位结构104;
复合密封条2、上部发泡海绵胶条201、下部密实胶条202、平面203;
扣合密封条组3、左边的一个密封条301、右边的一个密封条30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侧开集装箱门密封系统,所述密封系统由以下几个组件构成:复合铰链1、复合密封条2和扣合密封条组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海达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来自烟道气脱硫系统的重金属的络合和除去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的干膜存放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