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磨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3938.5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谢乐天;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乐天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33210 | 代理人: | 吴盛炘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片机,特别涉及一种对软质片材的表面进行加工的磨片机。
背景技术
鞋材领域中片材产品的表面需要经过磨片机的打磨拉毛处理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油墨印刷、涂胶、喷涂等工艺。磨片机的结构包括机架、输送机构、磨辊和压紧机构,磨辊负责将被加工件的被加工面打磨拉毛,压紧机构由磨辊的相对方向将被加工件的被加工面压紧在磨辊,输送机构负责将被加工件输送到磨辊和压紧机构之间的工作区域再将被加工过的被加工件由该工作区域输送出去。在被加工件被输送机构传输时是被输送机构所夹置的,在工作区域时是被磨辊和压紧机构所夹置的,但是和工作区域最近的输送机构夹置点不可能与工作区域的夹置点无限接近,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段被加工件不受约束的自由区域。这段区域对于硬质的被加工件来说,由于被加工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刚性支撑作用,因此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加工软质的被加工件时存在着以下的缺陷。
当磨辊的旋转方向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一致时,软质的被加工件的前端能顺利地进入到工作区域,但是在被加工件的末端在离开输送机构但还未进入到工作区域时,由于失去了输送机构的夹置,该末端会跟随磨辊做同步运动,迅速地穿过工作区域,使得该末端不能被磨辊所加工。有时候为了使整个被加工件能被完整的加工,必须将加工过一次的被加工件换个方向再做一次加工。这样不仅使加工的效率低下,加工的质量也不能得到保障。而且在该结构下,磨辊在加工时产生的粉尘会被带到加工过的被加工件一侧并大量粘附在被加工件的表面,被加工件往往在被加工后还需要进行专门的除尘工作。
当磨辊的旋转方向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反时,虽然能避免粉尘大量粘附在被加工件上,但是,软质的被加工件的前端一接触磨辊就会被带回到其被传输进来的一侧,使加工不能进行。而要使其能被正常加工则需要将被加工件的前端移动到工作区域的输送方向下游一侧的输送机构,并将被加工件被输送机构所夹置以后再让磨辊工作。这样的结果是被加工件的前端不能被机器加工,同样存在着加工的效率低下,加工的质量不能得到保障的缺陷。同时,该种工作方式还需要解决被加工件先通过工作区域再使磨辊工作的问题,必然会使机器的机构变的复杂,成本变大。所以,现有技术中磨片机都是采用前面一种工作方式,即磨辊的旋转方向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一致。
现有的磨片机只设有一个磨辊,不管其采用哪一种工作方式,都存在的上述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一次性完整加工软质被加工件的磨片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输送机构、磨辊和压紧机构,在输送机构的传输线路上设有两个磨辊及与磨辊相配的压紧机构,同时在压紧机构上设有可控的升降机构。
采用上述结构的磨片机,其上的两个磨辊的旋转方向一个是顺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一个逆着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其中,顺方向旋转的磨辊对应的压紧机构在被加工件未被送入工作区域时被控制其的升降机构的带动下处于与磨辊贴近的工作位置,当被加工件的前端被该磨辊加工过后再被输送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离该磨辊最近的输送机构夹置点并被夹置后,该升降机构带动压紧机构上升使压紧机构离开其工作位置。
逆方向旋转的磨辊对应的压紧机构在被加工件未被送入工作区域时被控制其的升降机构带动下处于离开磨辊的非工作位置,当被加工件的前端通过该磨辊位于的工作区域再被输送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下游离该磨辊最近的输送机构夹置点并被夹置后,该升降机构带动压紧机构下降到靠近磨辊的工作位置并开始对被加工件进行打磨拉毛工作。
本实用新型同时利用正转和反转的磨辊进行打磨拉毛工作,对于软质材料的被加工件能一次性进行完整的打磨拉毛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使加工的质量得到了保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图1是本实施例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乐天,未经谢乐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