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字纤维防伪标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3954.4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江;宋立涛;徐立宣;巩守峰;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10;B32B15/20;B32B2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64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纤维 防伪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纤维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防伪标识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上,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识包括油墨印刷防伪标识、全息防伪标识、数码防伪标识等。上述防伪标识可以单独出现在一种防伪标识上,也可以综合出现在一种防伪标识上,目前采用多种防伪技术的标识大多是将各种防伪技术简单的罗列在标识表层,不法分子通过二次转移或通过特殊的复制设备仍然能轻易的大量复制,无法实现更深层次的防伪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防伪标识的多种防伪技术手段大多采用简单罗列的方式,无法实现深层次的防伪需要的缺陷,提供一种集离型防伪技术、油墨防伪技术、全息防伪技术、数码防伪技术和数字纤维译码技术于一体,不易被复制,无法被二次转移,防伪性能好的数字纤维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数字纤维防伪标识,包括基膜,其特征在于基膜的下表面从上到下设有定位激光全息层、离型层、线条加密防伪层、查询码层、油墨印刷信息层、油墨承印层、胶粘层和硅油纸层,所述定位激光全息层位于基膜和离型层之间,线条加密防伪层、查询码层、油墨印刷信息层均位于离型层和油墨承印层之间,定位激光全息层、线条加密防伪层、查询码层和油墨印刷信息层之间相互套准,基膜的上表面设有刮开层,刮开层遮盖查询码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定位激光全息层包括上层的镀铝层和下层的定位全息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油墨承印层为白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胶粘层选用热熔胶层、天然胶粘层、无机胶粘层、高分子胶粘层和水基胶粘层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离型层为聚合物树脂层、镀铝层和塑料薄膜层中的任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基膜为BOPP膜、PET膜和PVC膜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激光全息层、线条加密防伪层、油墨印刷信息层和查询码层全部在基膜的下面相互套准,即刮去刮开层后,从基膜外表面看上去,四个图层均可以看到,不存在互相遮挡的情况且四个图层共同组成完整的图案,图案直观简洁,具有防潮、防晒、耐摩擦等特点,由于离型层的存在,揭开后油墨印刷信息层、线条加密防伪层和查询码层留于被贴物,定位激光全息层、基膜和刮开层被分离走,且不能在复原回去,防伪标识无法被二次转移,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仿制难度高,查询码层印刷在离型层和油墨承印层之间只有卷筒数码机才能完成;定位激光全息层与油墨印刷信息层套印只有二次套印的设备才能完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条加密防伪层,采用线条加密防伪技术,将查询码层上的查询码与线条的形状、数量和颜色结合在一起,加到了仿制难度,增加了防伪性能。
本实用新型集合油墨印刷防伪技术、离型防伪技术、刮开防伪技术、数码防伪技术、激光全息防伪技术、线条加密防伪技术于一体,具有不易被复制、无法被二次转移、防伪性能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条加密防伪层查询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条加密防伪层生成及查询系统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硅油纸层;2胶粘层;3油墨承印层;4油墨印刷信息层;5离型层;6定位全息层;7镀铝层;8基膜;9刮开层;11线条加密防伪层;12查询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图2所示:基膜8的下表面设有相互套准的定位激光全息层、油墨印刷信息层4和条码及查询码层10,定位激光全息层包括上层的镀铝层7和下层的定位全息层6,定位激光全息层的下方设有离型层5,油墨印刷信息层4和条码及查询码层分布在离型层5和油墨承印层3之间。
本实用新型正常状态下,透过基膜8仅能看到油墨印刷信息层4和定位激光全息层,条码及查询码层10被刮开层8遮盖,当揭开标识后,如图3所示,基膜8、定位激光全息层、刮开层9被分离走,胶粘层2、油墨承印层3、油墨印刷信息层4、条码及查询码层1被留在被贴物上,且无法复原,无法被二次转移重复利用,防伪性能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9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通信设备保护的自动倒换开关
- 下一篇:单相交流调压电路演示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