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确智能筒仓装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3975.6 | 申请日: | 2011-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兵;陈兵;陈小国;李畔玲;颜继鹏;耿飞;王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7/04 | 分类号: | B65G67/04;B65G69/00;B65G69/1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智能 筒仓 装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输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确智能筒仓装车系统。
背景技术
装车站在装载火车和汽车的过程中已大量使用,装车方法是先将物料放在很高的缓冲仓中,需要时将缓冲仓中的物料放入缓冲仓下面的一个称量仓中进行物料重量计量,经计量后物料从称量仓下面的出料口装入称量仓下面的车皮中。由于物料的流动过程都是利用重力进行,只要安排得当,可以达到快速、精确的定量装车效果。
现有技术的装车站的缓冲仓、称量仓以及架体都是采用钢结构,受制作工艺的限制,缓冲仓的体积不能做的太大,而且在钢材价格飞涨的环境下,装车站的建设成本越来越高;由于缓冲仓承接皮带输送机输送的物料冲刷,磨损严重,经常需要更换,造成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装车站的架体和缓冲仓采用钢结构,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精确智能筒仓装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精确智能筒仓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式混凝土制的筒仓和其下部的支撑,所述筒仓为圆柱形,其内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筒仓下方依次设有筒仓下入料闸门、称量仓、卸料闸门和装车溜槽。
为便于下料,筒仓的下部设有四个出料口,四个出料口处均设有筒仓下入 料闸门。
称量仓上设有通风排尘管。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内粉尘外排,保证仓体内无粉尘。
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稳定可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筒仓及其支撑全部采用混凝土结构,区别于钢结构,结构更稳定,使用寿命长,筒仓容积更大,可以储藏大量的物料,存储一次即可满足多次装车需要,大大提高了装车系统效率。另外,采用筒仓装车系统,可以最大化的提高缓冲仓的容积,减少装车过程中受皮带机等外围设备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筒仓;2下料口;3筒仓下入料闸门;4通风排尘管;5支撑;6称量仓;7卸料闸门;8装车溜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附图所示:筒仓1及下部的支撑5为一体式混凝土制品,筒仓1为圆柱形,其内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所述筒仓1的下端设有四个下料口,四个下料口处均设有筒仓下入料闸门3,筒仓下入料闸门3与称量仓6的上端连接,称量仓的两侧设有通风排尘管4,称量仓6的下端口设有卸料闸门7,卸料闸门7的下端口设有装车溜槽8。
本实用新型的筒仓内强容积远远大于实际装车量,可以一次性储存大量的物料,多次进行装车作业。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为火车装车,也可以为汽车装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润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39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