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4403.X | 申请日: | 2011-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7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冈村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杨本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装置,该止血装置在肢体的待止血的部位处装缚于患者的肢体,并且该止血装置利用气囊的膨胀对所述部位施加压力来止血。
背景技术
当为了医学治疗、检查或者诊断而实施一种涉及将例如导管的仪器经皮穿刺到血管中的操作时,在导管拔除之后,必须对穿刺部位的流血止血。现有技术(例如,美国专利No.7498477)中已知一种通过缠绕臂部或腿部中穿刺部位所在的部分来装缚并且压紧待止血的穿刺部位的止血装置。
在这种止血装置中,使带体缠绕臂部或腿部的穿刺部位并且由固定装置固定。将注射器连接于流体注入部的连接器,以将预定量的流体注入到气囊中。而后,将该注射器从连接器拆离以开始止血,通过利用气囊维持对穿刺部位的压力来持续止血,直到止血完成为止。
然而,在当前的其中止血装置与流体注入部一体形成的构造中,由于在将注射器从连接器拆离之后的至少两个或三个小时的止血期间,流体注入部处于自由可移动的状态,所以流体注入部的管可能被勾住,从而在进行医疗行为期间引起麻烦,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该管可能被断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止血装置,能够在止血期间固定流体注入部。
通过下面(1)至(8)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来实现这些目的。
(1)一种止血装置,包括:柔性带体,该柔性带体适于在待止血的部位处缠绕患者的肢体;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用于将缠绕状态下的带体固定于所述肢体;弯曲板,该弯曲板由比所述带体更坚硬的材料制成,并且该弯曲板的至少一部分朝着所述带体的内侧弯曲;气囊,该气囊设置在所述弯曲板的内侧中,并且当流体被引入其中时,该气囊膨胀;标记,该标记用于将所述气囊定位在所述待止血的部位处;流体注入部,该流体注入部包括柔性管,该柔性管具有连接到所述气囊内侧中的连接器;以及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该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所述流体注入部的除所述连接器之外的一部分。
(2)根据(1)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是双侧的表面紧固件。
(3)根据(1)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是纽扣。
(4)根据(1)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是卡夹。
(5)根据(1)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是插袋。
(6)根据(1)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是磁铁。
(7)根据(1)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是胶带。
(8)根据(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带体的弯曲板保持器的外侧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止血装置,其在止血期间固定流体注入部,以便不会在进行医疗行为期间引起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的止血装置的实例1的底视图,示出了当将止血装置装缚于患者的手腕时,该装置用作外表面的一侧;
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包括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的该止血装置在用于止血期间以及流体注入部的固定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包括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的止血装置的实例2的剖视图;以及
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包括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的该止血装置在用于止血期间以及流体注入部的固定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基于用于实施该包括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的止血装置的各实施例,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各实施例。下面的各实施例是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示例性产品或方法。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并不局限于止血装置,并且可以应用于一般的医疗仪器。构造材料的种类以及构造条件等并不局限于下述。在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范围内,可以添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各种修改。
图1是包括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的止血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底视图,示出了当将该装置装缚于患者的手腕时,该装置的用作外表面的一侧。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包括流体注入部固定装置的该止血装置在用于止血期间以及流体注入部的固定状态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4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