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复位螺栓液压预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4627.0 | 申请日: | 2011-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耿晓曦;陈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3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复位 螺栓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复位螺栓液压预紧装置,属于螺栓液压预紧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直径大于1英寸的螺栓,应用普通手动扭矩扳手是很难将其预紧,必须借助一种专用螺栓液压预紧工具来将其预紧。如专利号为CN97234407.1“螺栓液压上紧装置”、ZL201020173692.7“一种组合式液压预紧装置”、ZL201020216973.6“强密封螺栓液压拉伸器”、201020216978.9“双油缸螺栓液压拉伸器”和ZL201020216954.3“液压上紧装置”均属这类螺栓液压预紧专用工具,但这类螺栓液压预紧装置,活塞均不能自动复位,螺栓预紧结束,从预紧螺栓上将其卸下时均须整体转动预紧装置,操作费力、费时、麻烦,所需操作空间大,对机械结构紧凑的设备更不适用。专利号为ZL201020216976X“复位式螺栓液压拉伸器”,正是针对上述诸多拉伸器所存在的缺点而设计的,但其仍没有能很好解决问题,其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是:活塞与预紧螺栓采用螺纹直接连为一体,不能直接分离,所以卸荷后压缩弹簧不能使活塞自动复位,仍需整体转动油缸拆下拉伸器;另外复位弹簧设置在缸盖外,体积大。所以其存在的缺点与上述几种螺栓液压预紧装置基本相同,没有实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螺栓液压预紧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复位螺栓液压预紧装置,由油缸、活塞和支撑圈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由缸体和缸盖组成,缸盖中心设有通孔一,其周围设有多个台阶形通孔,台阶形通孔内设有自动复位装置,缸盖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由活塞座和装于其通孔二内可滑动的拉伸套组成。活塞座上设有限位装置,拉伸套中心设有与预紧螺栓相配的螺纹孔,一头径向设有多个盲孔,其与缸盖通孔一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支撑圈,为一桶形结构,其一端与缸体相连接,在其侧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条长槽。
所述自动复位装置,由多根径向分布,轴向滑动设置的复位销和装于复位销上的弹性体组成,复位销的一端置于缸盖台阶形通孔的小通孔内,另一端与活塞座一端面相接触。
所述限位装置,由螺塞和设于螺塞泄油孔内的限位顶销、钢球、弹簧及密封垫组成,泄油孔与设于活塞座下部的油腔相通,螺塞与活塞座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体,为碟形弹簧,或为圆柱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缸盖内设有自动复位装置,活塞座上设有拉伸套,螺栓预紧卸去液压力后,自动复位装置自动将活塞座推回复位,拉伸套脱离活塞座处于无载状态,可轻松将其拧动从预紧螺栓上取下,进而卸下整个预紧装置,不再需要整体转动预紧装置,装卸省力方便,节约预紧时间,预紧工作效率极大提高;
2.活塞座上设有限位装置,活塞达到额定工作行程或额定预紧力后限位顶销动作,油腔内液压油经泄油孔自动卸荷,活塞座不会顶坏缸盖或超负荷损坏预紧螺栓,安全可靠;
3.活塞座通孔内设有带螺纹孔的拉伸套,一台螺栓液压预紧装置,通过更换拉伸套就可适用多种规格的预紧螺栓,而不需要更换整个螺栓液压预紧装置,节能降耗,节约预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图1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中1.油缸,2.活塞,3.支撑圈,4.预紧螺栓,5.预紧螺母,6.预紧工件一,7.预紧工件二,11.缸体,111.进油孔,112.排气孔,113.销,114.密封圈,12.缸盖,121.通孔一,122.台阶形通孔,13.复位装置,131.复位销,132.弹性体,14.螺钉,15.起吊机构,21.活塞座,211.通孔二,212.油腔,22.拉伸套,221.盲孔,222.螺纹孔,23.限位装置,231.螺塞,232.限位顶销,233.钢球,234.弹簧,235.密封垫,236.泄油孔,24.组合密封圈一,25.组合密封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46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丝轮除锈机
- 下一篇:一种侧梁焊接随行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