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用电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4861.3 | 申请日: | 2011-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先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13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用电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用电子开关,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机动车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电子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一般是由一机械开关来控制的,机械开关的接通与断开可以控制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通与断,实际使用中驾驶员经常忘记及时关断电磁式电源总开关,造成蓄电池不必要的放电,使车辆下次起动困难。为解决此问题,人们把机械开关设置在电门锁上,当钥匙插进电门锁时,机械开关就处于接通状态,当拔下钥匙时,机械开关就处于断开状态,这样司机下车,只要拔下钥匙也就关断了机械开关,相应的与之相联接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也就关断了。可是新车在装调过程中,许多调试员离开车辆时容易忘记及时拔下钥匙,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处在接通状态,其线圈及车上开着的电气设备继续耗电,易造成蓄电池不必要的放电,常常影响车辆下一次起动,为此有人又设计了“汽车电源自动开关”(如专利号:91232324.8),这种汽车电源自动开关能够解决驾驶员忘记及时关断电磁式电源总开关问题,但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通用性差、安装布线不方便。汽车电源自动开关的思路是在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上进行改进来解决驾驶员易忘记关闭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问题,而在机动车电磁式电源总开关的控制开关上进行改进解决上述问题还没有大的突破,于是急需一种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动车用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用来控制机动车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可以实现:既可以手动控制电磁式电源总开关,也可以自动控制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实现延时自动关断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并且保证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即发动机上的发电机N极(或W极)有电压信号输出时,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处在接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用电子开关,包括外壳4、机械开关组1、电连接插座3,其特征是:在机械开关组1和电连接插座3之间还设有电路板,其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2,所述的控制电路2包括输入端1、输入端2、输出端4、电源正极接入端3、电源负极接入端5,一路输入端1与机械开关组1电连接,另一个输入端2与电连接插座3中的接线端子N连接,输出端4与电连接插座3中的接线端子J连接,电源正极接入端3、负极接入端5(也是公共地端)分别与电连接插座3中的接线端子E+、E- 连接。控制电路2是一个电子延时开关电路的改进电路,利用机械开关组1内的开关可以触发控制电路2进入延时工作状态,其延时结束自动关闭,利用机械开关组1内的开关也可以随时触发控制电路2结束其延时工作状态;当机动车上的发动机处在工作状态,也即发动机上的发电机的N极(或W极)有电压信号输出,并通过接线端子N传输给控制电路2时,控制电路2保持在输出端4与公共地端(也是电源负极接入端5)接通状态;当发动机停止工作,即发动机上的发电机的N极(或W极)无电压信号输出时,控制电路2自动进入延时工作状态,延时结束自动关闭,其输出端4与公共地端断开,控制电路2的两种工作状态(输出端4与公共地端接通或断开)通过电连接插座3中的接线端子J、E-与本实用新型所要控制的电磁式电源总开关控制端连接,完成对电磁式电源总开关开或关的控制。
机械开关组包括按钮开关K1、K2,控制电路2包括三极管Q1和Q2、电容C1、二极管D1和D2、稳压二极管DW1、继电器J1、电阻R1、R2、R3,三极管Q1、Q2组成的复合管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1正极和继电器J1线圈的一端,三极管Q1、Q2组成的复合管的基极接电阻R1的一端,三极管Q1、Q2组成的复合管的发射极、电容C1负极、继电器J1触点的一端、稳压二极管DW1正极接公共地端,公共地端接控制电路2中的电源负极接入端5,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接控制电路2中的输入端2,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与继电器J1线圈的另一端连接后接控制电路2中的电源正极输入端3,稳压二极管DW1的负极与继电器J1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后接控制电路2中的输出端4;机械开关组1中的按钮开关K2的一端通过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1与其电容C1的负极连接,K2的另一端与K1的一端连接后通过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1与电容C1的正极连接,K1的另一端通过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1与其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先,未经王明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48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电压校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装饰条的眼镜镜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