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物外墙用的防火隔热保温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6266.3 | 申请日: | 201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陆雪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科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5 | 分类号: | E04F13/075;E04B1/80;E04B1/9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物 外墙 防火 隔热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装饰装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墙用的防火隔热保温板。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之理,直接在建筑物的墙体(外墙)上贴设装饰材料例如大理石或其它类似的材料仅仅起到装饰点缀效果,而并不能起到隔热保温和防火的作用。建筑物外墙装饰材料的传热系数越小,便越体现节能,例如在酷热的夏天,因外界的酷热传递至室内的程度越小,则室内与室外的温差越大,于是,当室内使用空调时,便可节约热能;反之,当寒冷的冬天,因室内温度不易传递至外界,从而能确保室内温度显著高于室外环境温度,于是当室内启用空调或暖气时,则同样可体现节能。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598743U公开了一种外墙用防火保温板,由保温层和复合在保温层外的防火层构成,保温层为EPS(EPS—可膨胀聚苯乙烯),防火层为三层结构,即由两面的砂浆层和位于砂浆层之间的网格布构成。这种结构的板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但是存在三处缺憾:一是制作较为麻烦;二是一旦发生火灾,灼热的温度极易使防火层爆裂,与保温层分脱;三是由于EPS的防火等级仅为B2级,属于易燃材料,因此防火安全性相对欠缺,对此可以由2010年发生在上海市黄浦区的因对建筑物改造时所用的EPS板的例子得到印证,在这场火灾中,由于易燃的EPS板起到了对火灾推波助澜作用而致使死伤数十人。
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用防火保温板,这种板由自外向内依次复合而成的护面层、保温层和防水层构成,并且在保温层内设一根以上的加强肋,护面层为纤维水泥砂浆,保温层为岩棉板或珍珠岩板,防水层为聚合物水泥或不透水纤维布,加强肋为无机型材或金属型材。这种结构可体现优异的防火保温效果,但是结构相对复杂,制作难度大,此外,护面层及防火层难以与材质为岩棉板或珍珠岩板的保温层可靠结合,彼此存在分脱之虞。还有,保温板的整体强度脆弱,虽然辅以加强肋补强,但是,由菱苦土复合材料或C型钢充任的加强肋与保温层的结合程度难以保障。
介绍了一种防火隔离复合保温板,由两侧的无机面板、位于无机面板之间的由EPS板、XPS板、PU板或酚醛树脂板担当的保温板以及位于保温板之间的岩棉板构成,其中,岩棉板将保温板间隔,这种结构的板体同样存在CN201649327U的欠缺。
毫无疑问,上述三项专利提供的防火保温板均具有理想的防火隔热效果,但是存在以下通弊:一是结构复杂,给制作带来一定的麻烦;二是防火层与保温层之间的结合效果难以保证,容易出现分离现象。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藉以体现制造时的便捷性,整体结合效果好而藉以避免分离脱落,防火性能优异保温性能拔萃而藉以体现安全和节能的建筑物外墙用的防火隔热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建筑物外墙用的防火隔热保温板,包括无机板板体和结合于无机板板体的一侧的有机板板体,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板板体的一侧表面结合有一镂空的第一增强层,而无机板板体的另一侧表面同样结合有一镂空的第二增强层,所述的有机板板体通过所述的第一增强层或第二增强层与无机板板体相结合,其中:所述无机板板体由氧化镁、氯化镁、发泡剂和聚苯乙烯颗粒构成,而所述有机板板体为可膨胀聚苯乙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第一增强层的表面还结合有防火面板,所述的有机板板体通过第二增强层与无机板板体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增强层均为玻璃纤维网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纤维网布为无机玻璃纤维网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发泡剂为水泥发泡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火面板为增强纤维板、硅酸钙板或水泥压力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增强纤维板是由氧化镁、氯化镁、木屑和植物秸秆制成的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科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科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62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