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6297.9 | 申请日: | 2011-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冯道荡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道荡;葛茂元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管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组成一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在光线黑暗的环境中仍能准确地辨识环境与方位,照明设备遂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环顾现有的照明设备,多半都具备有灯管或灯泡以作为光源,在这些灯管或灯泡中,较为常见者有日光灯管、白炽灯泡、卤素灯管或灯泡等。其中,由于日光灯管的耗电量约仅为白炽灯泡的四分之一,寿命却可达到白炽灯泡的五至十倍,且发光均匀性佳,可运用于广角照明的缘故,故在上述灯管或灯泡中,日光灯管最广为大众所用。
然而,在启动日光灯具发光时,电极逸出的电子会与灯管内的粒子(通常是汞蒸气的粒子)发生碰撞,进而发出紫外线来激发涂布于灯管内的荧光粉发出白色灯光。然而,日光灯管内所涂布的荧光粉,通常都含有污染性的重金属元素(如汞),不仅不容易回收再利用,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在此前提之下,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质量轻、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发光时温度较日光灯管更低等优点,遂逐渐被运用于制成LED灯管,藉以取代现有的日光灯管。
然而,在环顾现有的LED灯管,多半采用两种现有技术。在第一种现有技术中,是将散热组件连结至灯板的两侧缘,造成LED发光所产生的热能,必须先朝向灯板的两侧缘传递至散热组件,然后才能经由散热组件逸散至LED灯管外;因此,普遍存在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
此外,在第二种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散热效率不佳的问题,是使散热组件全面性地贴附于灯板;然而,由于灯板上只有在配置LED处的温度较高,较需要散热;在远离配置LED处,灯板的温度并未达到需要散热的程度。因此,若使散热组件全面性贴附于灯板,必定会造成散热组件的体积与重量变大,因而衍生出散热组件的材料成本偏高以及LED灯管的总重量较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
有鉴于在第一种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管中,LED发光所产生的热能,必须先朝向灯板的两侧缘传递至散热组件,然后才能经由散热组件逸散至LED灯管外,造成散热效率不佳的严重问题;在第二种现有技术中,存在散热组件的材料成本偏高以及LED灯管的总重量较重的问题;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管的散热结构,其是在灯板的散热面上,对应一用以配置LED的中央配置区域处设置一导热层,并使散热组件直接接触导热层而传递LED发光所产生的热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供结合于至少一灯板组件,该灯板组件包含一灯板本体与多个发光二极管,该灯板本体具有一配置面、一散热面与一中央配置区域,该中央配置区域在该配置面的投影面积小于该配置面,该多个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配置面的该中央配置区域所在处,该散热结构包含:
一导热层,该散热面所对应的该中央配置区域;
一散热组件,包含:
一散热基座;
至少一卡合部,自该散热基座延伸出,并用以卡接该灯板组件;
一导热部,自该散热基座朝向该导热层延伸出,并且接触于该导热层;
其中,该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时所产生的热能,依序经由该灯板本体、该导热层、该导热部与该散热基座的传导而逸散至该发光二极管灯管外。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其中,该散热组件还卡合连结一透光罩体,藉以容置该灯板组件,该透光罩体具有至少一罩体卡接部,该散热基座沿一延伸方向延伸,该卡合部包含:
至少一第一卡接组件,自该散热基座延伸出,并用以卡接该灯板组件;以及
至少一第二卡接组件,自该散热基座延伸出,并用以卡接该透光罩体。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一卡接组件为一第一卡接导槽,藉以供该灯板组件沿该延伸方向移动地卡接。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二卡接组件为一第二卡接导槽,藉以供该透光罩体沿该延伸方向移动地卡接。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其中,该散热基座为一半圆管状结构。
上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管的散热结构,其中,该导热部为一T形结构,且该T形结构的顶面接触于该导热层。
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道荡;葛茂元,未经冯道荡;葛茂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62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