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状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6318.7 | 申请日: | 2011-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赵广静;俞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6/00 | 分类号: | H02K16/00;H02K7/116;A47H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冯晓兰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电机。
背景技术
在电动开合式窗帘(简称开合帘)、电动窗帘等电动产品中,由于受到安装空间和形状的限制,一般是在传动管内安装管状电机来驱动窗帘的启闭动作。有时,对于负载较重的帘布,普通的35电机力度不够,使得窗帘启闭动作缓慢,甚至无法正常工作,此时,就需要加大电机的功率,比如更换成45电机,以增加电机输出端的扭矩。而此时,电机功率加大,电机的直径也随之扩大。但是,目前电动窗帘中的传动管管径都较小,只适合安装35电机,45电机以及功率更大的电机无法安装进去,因此,由于受到管状电机外围的传动管管径大小的限制,管状电机的功率需加大却不能增大整个电机的直径,现有的管状电机不能适用,需要进一步改进。保持正常的转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管状电机,它在不加大电机直径大小的基础上,能增大功率,保证输出端扭矩和转速,从而能安装在原先的传动管内,并能适用于对较重窗帘的运作驱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管状电机,包括管状壳体和设置在管状壳体内的转子、定子及设置在转子中央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具有两个,分别为沿同一轴心一前一后设置的第一转子、第二转子,所述定子也具有两个,为分别套设在第一转子、第二转子之外的第一定子、第二定子,所述第一转子中央为第一转轴、第二转子中央为第二转轴,其中,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传动相连。
上述第二转轴的输出端即为管状电机的输出端。
为进一步加大管状电机最终输出的扭矩,优选地,第二转轴的输出端可以再传动连接行星减速齿轮,行星减速齿轮的输出端即为管状电机的输出端,从而加大管状电机输出端的扭矩、降低转速。
优选地,所述管状壳体与第二转轴的输出端之间、所述管状壳体与行星减速齿轮的输出端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轴承,以加强输出端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管状壳体内同轴心设置两转子、两定子,使得管状电机的输出扭矩成倍增加,即,功率增大,而整个管状电机的直径并不加大,即,管状壳体的直径不变,却能保证输出端扭矩和转速,从而能安装在原先的传动管内,并能适用于对较重窗帘的运作驱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省去管状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该管状电机,包括有管状壳体1,在管状壳体1内设置有两个转子、两个定子;
两个转子分别为沿同一轴心一前一后设置的第一转子21、第二转子22;
两个定子分别为套设在第一转子21、第二转子22之外的第一定子31、第二定子32;
所述第一转子21中央设置有第一转轴41,第二转子22的中央设置有第二转轴42,其中,第二转轴42的一端42a与第一转轴41传动相连,第二转轴42的另一端42b传动连接有一行星减速齿轮5,该行星减速齿轮5的输出端51即为管状电机的最终输出端;
同时,所述管状壳体1与第二转轴42的另一端42b之间、所述管状壳体1与行星减速齿轮5的输出端51之间还设置有轴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杜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6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笼形爪对极式开关磁阻无刷直流发电电动机
- 下一篇:车钩解钩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