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板暖气构造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7012.3 | 申请日: | 2011-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2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天野良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王申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长宁区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暖气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暖气构造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具有蓄热体的地板暖气系统。
其通过将发热体的部分热量蓄积在蓄热体中,即使关掉电源后,也可以长时间地将温度维持在所定的温度附近。
这样的蓄热式地板暖气系统可以减少电源的开闭循环,另外,也可以利用深夜电力进行蓄热。
因此,蓄热式地板暖气系统可以控制耗电量,起到很大的节能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7-139400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55979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这样的蓄热式地板暖气构造,有很多是以地板材料、发热体及蓄热体为基础,利用粘合剂、胶带等将他们进行固定的构造。
但是,粘合剂、胶带等必须事先涂布或者贴附在各个构件上,因此,施工效率很低。另外,还需要具有抵挡地板暖气温度的耐热性等,所以,这样的方法并不是很好的方法。
另外,作为固定技术,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在地板构造的地板下的地面材料的背面上,至少要设置均热板和面状发热加热器,进行布线,并且要在上述的面状发热加热器的下面设置较厚的合成树脂发泡板,将该合成树脂发泡板固定在龙骨上。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的记载,通过设置设有平面加热器的蓄热单元及在蓄热单元周边部分悬架蓄热单元的侧壁,起到固定蓄热单元的作用。
但是,在专利文献1、2的方法中,发热体和蓄热体并没有被直接固定。因此,由于欠缺接触性,有时会降低蓄热效率。另外,由于震动等原因,发热体及蓄热体有可能会移动,从而也会降低蓄热效率。
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必须设置合成树脂发泡板,专利文献2中必须设置悬架的侧壁,所以说都不是简便的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经过苦心钻研,开发出了将发热体和蓄热体进行紧密接触的、具有很高蓄热效率的、且可以简单地进行固定的构造,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征:
1.一种地板暖气构造体,在基材上面具有蓄热片及面状发热体,其特征在于面状发热体及蓄热片通过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贯通地固定起来。
2.一种地板暖气构造体,在基材上面具有蓄热片及面状发热体,其特征在于面状发热体由发热部及非发热部构成,面状发热体的非发热部及蓄热片通过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贯通地固定起来。
3.一种地板暖气构造体,在基材上面具有蓄热片、面状发热体及地板材料,其特征在于地板材料、面状发热体及蓄热片通过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贯通地固定起来。
4.一种地板暖气构造体,在基材上面具有蓄热片、面状发热体及地板材料,其特征在于面状发热体由发热部及非发热部构成,地板材料、面状发热体的非发热部及蓄热片通过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贯通地固定起来。
5.根据1.~4.中任一所述的地板暖气构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蓄热片为在具有3次元交联构造的高分子矩阵中分布有蓄热材料而形成的。
6.根据1.~4.中任一所述的地板暖气构造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蓄热片为在具有3次元交联构造的、由多元醇和异氰酸盐形成的高分子矩阵中分布有蓄热材料而形成的。
7.根据1.所述的地板暖气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在面状发热体及蓄热片的任意位置予以贯通。
8.根据2.所述的地板暖气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在面状发热体的非发热部及蓄热片的任意位置予以贯通。
9.根据3.所述的地板暖气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在地板材料、面状发热体及蓄热片的任意位置予以贯通。
10.根据4.所述的地板暖气构造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针状形状的固定用具在地板材料、面状发热体的非发热部及蓄热片的任意位置予以贯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地板暖气构造体中,其蓄热片及面状发热体可以简单地固定在基材上。另外,蓄热片与面状发热体紧密地接触在一起,可以将面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有效地蓄积在蓄热片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暖气构造体的组装图的一个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暖气构造体的一个例。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暖气构造体的组装图的一个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暖气构造体的一个例。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板暖气构造体的组装图的一个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四国化研(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0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内置无线接收模块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上吸下排自卸式吸油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