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珠按摩鞋垫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7085.2 | 申请日: | 2011-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永华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珠 按摩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保健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散步时按摩足底的串珠按摩鞋垫。
背景技术 中国医学认为,推拿按摩可以消除疲劳,增进健康。通过对人体各部穴拉的触摸按压,使人体穴位和穴位反射区有所反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作用。而对足底穴位和穴位反射区的触摸按压,可以触及反应到人体机体的各个部位,因为足底的各个反射区与人体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此经常触摸按压足底穴位对人体的各个机体器官是有很大好处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在休闲散步时用于足底按摩的串珠按摩鞋垫,从而达到利用行走来按摩足底穴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所述的串珠按摩鞋垫包括由多颗按摩珠组成的串连体,在按摩珠串连体前头设置有一块锁头,尾后设置有一块锁尾。所述按摩珠的串连体前头中间设置有一颗凸出于其它相连珠体的前趾穴位按摩珠,又在串连体的上半段中间设置有一颗凸出于其它相连珠体的涌泉穴位按摩珠。所述按摩珠的所有珠体与锁头、锁尾均是通过设置在其体内的相互贯通的穿线眼用编织线将其相互交织编连组织成一个形同足底的活动串连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头是一块与珠体连接的后部为平行体,上部凸出为弧圆形体的平面板块。所述锁头的平面板块的体中间从左至右设置有多个贯穿板体的穿线眼。所述锁尾是一块与珠体连接的前部为平行体,后部凸出为弧圆形体的平面板块。所述锁尾的平面板块的体中间从左至右设置有六个贯穿板体的穿线眼。所述前趾穴位按摩珠是一颗比左右平行排列的按摩珠体积大2/7的珠体。所述涌泉穴位按摩珠是一颗比周围串连的按摩珠体积大2/8的珠体。所述涌泉穴位按摩珠是串连在按摩珠串连体第六排的右数第三颗位置。所述设置在按摩珠珠体上的穿线眼是由贯穿珠体前后的两个并排的小孔,以及贯穿珠体左右的一个小孔组成。
在上述结构件中,所述锁头、锁尾用竹材制成;所述按摩珠,前趾穴位按摩珠,涌泉穴位按摩珠用木粉压制制成;所述编织线用尼龙线,或金属线制成;或用尼龙线与金属线相互交织制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人们在平时的休闲散步或休息的日子里,也可利用散步或踱步慢行的方式来按摩足底,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增进健康,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中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串珠按摩鞋垫的立体主视图。在本图示中,相同的结构件只用一个附图标记来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示所示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串珠按摩鞋垫是由多个按摩珠2用编织线7相互串连编织后组成,在串连体的前头设置有一个锁头1锁住串连体前部,用锁头1管制串连体的前部珠体,并通过锁头1来统领全部珠体;在串连体的后头则设置有一个锁尾5来锁住串连体的后部,并进而收扰串连体。从图示中可以看出,锁头1是一个后部为平行体,上部凸出为弧圆形体的一块平面板块,在板块的板体中设置有多个贯通板块前后体的穿线眼6,从锁头1的穿线眼6中穿出的编织线7再将按摩珠2一排排穿连成一个足底的形状,最后在尾部用锁尾5将按摩珠2和编织线7收住。而锁尾5的形状则是一块上部为平行体、下部为弧圆形的平面板,并在板块中设置有六个贯通板体的穿线眼6,这样,就将编织线7在锁尾5的尾部打结扣牢。在本实施例中,按摩珠2的珠体中部设置有两个贯穿珠体前后的穿线眼6,和一个贯穿珠体左右的穿线眼6,而编织线7在穿连按摩珠2时,是以相互交错穿连的方式来穿连的,这样就可以将按摩珠2牢牢串连在一起而不至因前后左右滑动后打乱形状。在按摩珠2的串连体第一排珠体中设置有一颗珠体直径大于两边的串连珠体直径的前趾穴位按摩珠3;而在第六排串连珠体的右边第三颗珠体直径同样大于周围的串连珠体直径,这是比照足底的涌泉穴位来设置的涌泉穴位按摩珠4,这样就可以在按摩足底的同时起到对上述两个重点穴位的重点按摩。由于按摩珠2是用编织线7来串连编织组成的一个形似鞋垫的按摩体,在行走时按摩珠2可以在编织线7的管制下活动而又不致被打乱形状,所以按摩珠2在鞋内与足底的有限活动起到了对足底的按摩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永华,未经郑永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