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无搅拌的淀粉脱水真空吸滤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7808.9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波;耿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0/04 | 分类号: | C08B30/04;B01D33/073;B01D33/067;B01D33/7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姜振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搅拌 淀粉 脱水 真空 吸滤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无搅拌的淀粉吸滤机,广泛应用于淀粉加工行业,是对淀粉悬浮液进行连续过滤脱水的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淀粉加工行业广泛使用的淀粉脱水吸滤机均为外滤式或折带式吸滤机。外滤式吸滤机一般均带有槽体结构,槽体内携带一个搅拌装置。工作时先开启搅拌装置,然后向过滤槽体内注入淀粉乳,真空转鼓从下方将淀粉乳吸附到转鼓上,当滤饼层达到一定厚度时,被刮刀刮掉,刮下的湿淀粉水分较高,脱水淀粉含水量达40%以上,同时该真空转鼓结构为带吸液管的格室结构。格室结构的转鼓为双层结构,如图5所示,在内外层中间沿轴线方向上焊有分隔板,这些分隔板将转鼓在圆周方向上分成若干个区。外层为带孔结构,过滤网直接覆在该外表面,转鼓内部分布若根吸液管,吸液管焊接在内层上。因为有双层结构的分区存在,真空泵在抽气工作时,分区腔体内的负压一旦偏高,带孔的转鼓外层很容易出现凹坑现象,很容易被“吸扁”成椭圆形状,导致滤饼层厚度不均匀,刮刀刮下的湿淀粉水分偏高。而另外一种有吸液管结构的转鼓虽然是无格式结构,转鼓在圆周方向上不分区,但在转鼓外表面上焊有固定塑料衬网的钢条,转鼓结构复杂。因焊接钢条数量较多,很容易使转鼓外圆发生变形,即转鼓外圆的跳动量较大,精度不高,也容易使滤饼层厚度不均匀,刮刀刮下的湿淀粉水分不稳定。而折带式吸滤机生产能力强,卸料方便。但过滤网为滤布,非不锈钢滤网,很容易发生故障,需经常更换滤布,同时该种折带式吸滤机结构复杂,加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专门设计的一种高效无搅拌的淀粉脱水真空吸滤机,该真空吸滤机能提高脱水效率、降低设备能耗,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更合理,加工成本更低,且能够降低后续淀粉烘干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高效无搅拌的淀粉脱水真空吸滤机,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槽体、坐放在槽体上方且由驱动装置驱动的真空转鼓、设置在真空转鼓正上方的顶部进料装置以及滤网反冲洗装置和刮刀卸料装置,整个真空转鼓通过转轴支撑在固定于机架上的轴承座上,转轴一端为空心轴头,另一端为实心轴头;真空转鼓为无格室结构,在圆周方向不分区,真空转鼓外圆周依次包覆有衬网和过滤网,真空转鼓内部均布有多根吸液管,多根吸液管汇聚到中空芯轴上,该中空芯轴通过空心轴头与气液分离装置连通,气液分离装置顶部通过管道与真空泵相连;槽体底部设有排放口。
在真空转鼓侧方位置设有滤网反冲洗装置和刮刀卸料装置,刮刀卸料装置设置在滤网反冲洗装置下方,两者为二合一组合装置。
顶部进料装置为一组均匀排列的进料喷嘴。
真空转鼓上包覆的过滤网通过不锈钢丝呈螺旋状缠绕紧固。
在槽体内设有滤网冲洗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顶部进料,增长了脱水时间,使脱水能力提高25%。真空转鼓采用无格室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槽体内无搅拌装置,降低能耗。该机在加工成本不提高的情况下提高了淀粉脱水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转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处放大图;
图1-4中:1、顶部进料装置;2、真空转鼓;3、驱动装置;4、刮刀装置;5、排放口;6、机架;7、冲洗管;8、气液分离装置;9、支架;10、轴承座;11、反冲洗装置;12、冲洗管;13、槽体;14、空心轴头;15、中空芯轴; 16、吸液管;17、实心轴头;18、不锈钢丝;19、过滤网;20、衬网。
图5是传统的在圆周上分区的格室结构的真空转鼓结构示意图;
图5中:1′为外层,2′为内层,3′为分隔板,4′为吸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8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