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7940.X | 申请日: | 2011-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韩军;王飞;姜红梅;王微;屈英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B1/00 | 分类号: | B01B1/00;B0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齐玲;毛燕生 |
地址: | 0656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立式 虹吸 再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立式热虹吸再沸器是单元操作中常用的蒸发设备,广泛应用在化工、石化、制药、冶金和海水淡化等行业中。传统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主要结构是一垂直安装的E型单壳单管换热器,壳程侧为加热流体,管程侧为被蒸发的物料。
发明内容
为了优化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壳体内部靠近壳程进口处,设有两排防冲杆,该防冲杆由管板和折流板支撑。在再沸器壳体内部,自上而下水平地设有折流板,其中第一、二张折流板支撑防冲杆和换热管,而首张折流板的板面与壳程进口的水平中心线齐平。再沸器壳体内部的奇数位折流板呈半圆头T形,其半圆头边缘连接壳体。再沸器壳体内部的偶数位折流板呈圆形,其边缘连接壳体,且偶数位折流板板面中部有切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加热流体进入壳程进口后,穿过防冲杆进入首张折流板的上、下部空间,因该折流板与壳程进口的水平中心线对齐,所以进入其上、下部空间的流体分布均匀,所以使振动减轻。随后流体从首张半圆头T形折流板两翼的空隙向下流动,由第二张圆形折流板导引,从其板面中部的切口流出,然后,再流向第三张半圆头T形折流板。这样在两种形状折流板的导引下,加热流体形成了一个曲折蜿蜒的流径,这样便增加了流体在壳体内的流程,延长了流体的换热时间,从而优化了设备的换热性能。另外,防冲杆的应用及折流板的形状降低了流体的阻力降,优化了流体的阻力性能,使换热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示意图。
图2为改进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示意图。
图3为1#折流板示意图。
图4为2#折流板示意图。
图5为3#、5#和7#折流板示意图。
图6为4#、6#和8#折流板示意图。
图7为加热流体壳程流径示意图。
图8为改进型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布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8所示,在立式热虹吸再沸器壳体12内靠近壳程进口11处,纵向设置两排能减轻流体对换热管冲力的防冲杆10,该防冲杆10由管板9与折流板1和2的端部支撑。
在再沸器壳体12内部,自上而下均匀且水平地设置折流板,第一、二张折流板1、2的端部不仅支撑防冲杆10,还用来支撑部分换热管13。为了使进入壳体12的流体分布均匀,将折流板1的板面对准壳程进口11的水平中心线安装。
再沸器壳体12内的奇数位折流板1、3、5、7采用半圆头T形,为固定其位置和防止加热流体流失,将其半圆头边缘焊接于壳体12上。再沸器壳体12内的偶数位折流板2、4、6、8呈圆形,为固定其位置和防止加热流体流失,将其边缘焊接于壳体12上,且在偶数位折流板2、4、6、8板面中部加工门形切口。
采用新的布管方式。在再沸器壳体12内的壳程进口11处,留出足够的流通空间后,即设置防冲杆10,然后依次向下布置换热管13,这比从设备中心线向外布管的传统方法可以多设置些换热管13,可充分利用设备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廊坊广厦新源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7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挥发油分离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飞行器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