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安全座椅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20038056.8 申请日: 2011-02-14
公开(公告)号: CN202088924U 公开(公告)日: 2011-12-28
发明(设计)人: 潘雷;宋伟;刘光裕;刘强;马芳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0N2/26 分类号: B60N2/26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地址: 317000 ***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婴儿 安全 座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可调节式的婴儿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婴儿乘车的安全性,专门给婴儿配备了专门的乘坐座椅,但现有的婴儿座椅与车内座椅连接形式都是纯刚性连接,减震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婴儿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1690638A,公告日2010年4月7日,公开了一种婴儿汽车座椅,包括靠背和座垫弯弧连具成适合婴儿乘坐的L型体,其靠背及座垫上连具安全带,该靠背的背面底端及座垫的底面前端分别固设轴杆,该两轴杆两端延伸的螺纹段供滚轮支杆的顶端穿套并由螺帽螺固,该滚轮支杆的底端枢接滚轮,该靠背的背面及座垫的底面两侧凹设凹槽供套设收存该滚轮支杆及滚轮。使婴儿汽车座椅展开滚轮后,兼具婴儿推车的功能,具有增加婴儿汽车座椅功能和使用方便的功效。但该婴儿汽车座椅直接通过纯刚性连接固定于汽车座椅上,减震效果差,影响了婴儿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可调节式的减震婴儿安全座椅,解决了现有婴儿汽车座椅与汽车座椅纯刚性连接,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安全座椅,包括婴儿座椅,其特征是,所述婴儿座椅固定连接于汽车座椅上,婴儿座椅与汽车座椅间连接有减震器,减震器一端固定连接婴儿座椅,另一端与汽车座椅可拆卸连接。通过在婴儿座椅与汽车座椅间连接减震器,使该婴儿安全座椅带有较强的减震功能,提高婴儿乘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解决了原有婴儿汽车座椅与汽车座椅只能通过纯刚性连接,减震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婴儿座椅与汽车座椅可拆卸连接,方便婴儿安全座椅安装和拆卸,婴儿和成人轮换使用时十分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婴儿座椅的背面左右两边处各连接有一个上减震器,婴儿座椅的左右两侧面底部各连接有一个下减震器。该婴儿安全座椅通过婴儿座椅的背面左右两边处和婴儿座椅的左右两侧面底部共四个减震器的设置,加强了婴儿安全座椅的减震效果,提高婴儿乘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减震器包括减震筒,减震筒内连接有上弹簧I和下弹簧I,上弹簧I和下弹簧I间设有减震块,减震块固定连接于婴儿座椅的背面,下减震器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为圆筒状,固定支架内连接有上弹簧II和下弹簧II,上弹簧II和下弹簧II间设有活塞,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婴儿座椅的左右两侧面底部,两个下减震器各连接于汽车座椅的底座左右两侧面。上、下减震器通过双弹簧的结构的设置,提高婴儿安全座椅的减震效果,在上下弹簧的双面压制下,使婴儿安全座椅始终处于一个平稳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筒一端封闭,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I,固定支架一端封闭,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II。通过调节螺母I和调节螺母II分别调节上弹簧I、下弹簧I和上弹簧II、下弹簧II可以用来改变座椅的减震效果,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儿乘坐的需要。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筒侧壁固定连接法兰,法兰连接于汽车座椅的椅背左右两侧面,固定支架内的活塞固定连接活塞杆,固定支架外的活塞杆的杆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连接于汽车座椅的底座左右两侧面。该结构使用法兰连接,方便婴儿安全座椅安装和拆卸,婴儿和成人轮换使用时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带有减震功能,提高婴儿乘车安全性和舒适性;(2)、带有可调节结构,通过调节螺母I和调节螺母II,来改变座椅的减震效果,满足不同年龄段婴儿乘坐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椅背减震器K向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汽车座椅,2、婴儿座椅,3、调节螺母I,4、上弹簧I,5、减震块,6、下弹簧I,7、法兰,8、调节螺母II,9、上弹簧II,10、下弹簧II,11、固定支架,12、连接法兰,13、活塞,14、活塞杆,15、减震筒,16、上减震器,17、下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80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