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38188.0 | 申请日: | 201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程家阳;陆忠芳;陈波;贾灵;王薪宇;郑淑军;顾航;姜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3 | 分类号: | H01S3/13;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单片机 控制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关键器件光模块的性能和需求量提高,光模块体积越来越小,因此光模块工作时的温升对性能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对激光器的性能产生很大影响,为了维持激光器的性能,光模块内部会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器件,但是因为不同的激光器特性不一样,现有的光模块温度补偿器件存在不够智能、调试复杂、价格昂贵等缺点,不利于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它可以对激光器做出补偿,智能程度高、调试简单而且能够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二极管和带前置放大器的激光接收二极管,激光发射二极管与激光驱动器相连,激光驱动器与数字电位器相连,数字电位器与单片机相连,带前置放大器的激光接收二极管与限幅放大器相连。
前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中,所述单片机内包含5个AD接口,分别与供电电压取样电路、激光二极管偏置电流取样电路、发射光功率取样电路、接收光功率取样电路和温度取样电路相连。其中发射光功率信息经位于激光驱动器中的电路转化为电压信息传给单片机,接收光功率信息经位于激光接收二极管中的电路转化为电压信息传给单片机,激光偏置电流信息经位于激光驱动器中的电路转化为电压信息传给单片机。
前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中,所述单片机通过I2C总线与存储单元相连。
前述的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中,所述单片机为MSP430单片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单片机测量温度,对激光器做出补偿,提高光模块智能程度使调试简单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单片机采集到的这五个参数通过存储在存储单元供上位机访问,有利于对光通信线路上光模块故障的诊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存储单元,2-数字电位器,3-激光驱动器,4-激光发射二极管,5-激光接收二极管,6-限幅放大器,7-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光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激光发射二极管4和带前置放大器的激光接收二极管5,激光发射二极管4与激光驱动器3相连,激光驱动器3与数字电位器2相连,数字电位器2与单片机7相连,带前置放大器的激光接收二极管5与限幅放大器6相连。单片机7内包含5个AD接口,分别与供电电压取样电路、激光二极管偏置电流取样电路、发射光功率取样电路、接收光功率取样电路和温度取样电路相连。所述单片机4通过I2C总线与存储单元1相连。所述单片机7为MSP430单片机。
单片机7实时监测光模块的温度,供电电压,激光偏置电流以及发射和接收的光功率。光模块的温度,供电电压,激光偏置电流以及发射和接收的光功率这五个参数首先由供电电压取样电路、激光二极管偏置电流取样电路、发射光功率取样电路、接收光功率取样电路和温度取样电路进行采集转换,后送至单片机的ADC输入端,ADC电路将送来的五个模拟电压量转换成数字信号由单片机7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其中发射光功率信息经位于激光驱动器中的电路转化为电压信息(图中的V量)传给单片机,接收光功率信息经位于激光接收二极管中的电路转化为电压信息传给单片机,激光偏置电流信息经位于激光驱动器中的电路转化为电压信息传给单片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单片机7采集到的收发模块的温度(图中的T量),供电电压,激光偏置电流以及发射和接收的光功率这五个参数经过I2C总线存储在存储单元1供其他访问本实用新型的上位机访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81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