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子闪络的快速监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8737.4 | 申请日: | 201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0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H02H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快速 监测 装置 | ||
1.一种绝缘子闪络的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Rogowski线圈、第一光耦IC1、第二光耦I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按钮FA和两个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所述Rogowski线圈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光耦I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按钮FA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接地,所述基本RS触发器的R端接在按钮FA和电阻R3之间,所述基本RS触发器的S端接在第二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阻R2之间,所述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Q端与测控及保护装置连接,所述测控及保护装置作用于报警闪络位置以及绝缘子相邻断路器跳闸。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子闪络的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及保护装置包括报警闪络位置以及绝缘子相邻断路器跳闸。
3.一种绝缘子闪络的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Rogowski线圈、运算放大器A、第一光耦IC1、第二光耦IC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按钮FA和RS触发器,所述Rogowski线圈的两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A的两个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还与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光耦I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光耦I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VCC连接,按钮FA一端与电源VCC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接地,所述基本RS触发器的R端接在按钮FA和电阻R3之间,所述基本RS触发器的S端接在第二光耦IC2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电阻R2之间,所述基本RS触发器的输出Q端与测控及保护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子闪络的快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控及保护装置包括报警闪络位置以及绝缘子相邻断路器跳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学,未经刘志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87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羧甲基精氨酸生成抑制剂和胶原变性抑制剂
- 下一篇:低排放混合式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