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步态康复训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9262.0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3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仲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朝阳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态 康复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残人士康复训练设施,具体涉及一种下肢无力和偏瘫、下肢伤残人员的步态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偏瘫和下肢伤残及肢体无力者,因患病无法正常行走,需要专门的护理人员陪伴,进行步态康复训练。由于目前尚没有一种完全适合家庭进行步态康复训练的器材,患者只能选择在医院或专门的康复机构,利用那里的设施进行练习。但高昂的费用及诸多不便使许多患者选择在家中进行康复练习。采取的方法基本是利用拐杖、助行器支撑身体或在家人的搀扶下进行锻炼。由于没有安全保障,无法保持平衡,担心摔倒,病人的患肢不敢完全用力,因而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使许多患者留下后遗症。因此,一种即经济又安全有效的家用步态训练器材是十分必须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方便、安全有效的即可用于家庭也可以用于医疗机构的步态康复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步态康复训练器,由车体和与车体配合使用的防护带裤两部分组成。
所述车体包括开口的金属上环(吊带环)和下环(支撑环)以及一U型的带有脚轮的金属底座组成。上、下环由至少三根金属杆连接于带脚轮的底座上。每根金属杆下部装有调节高度的调整套管,U型底座的前方两侧各装有一万向轮,后方两侧各装有一固定轮;上环悬挂至少三根安全吊带,上环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凹槽,下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把手。
所述的防护带裤,包括护腰,在护腰两侧的下端设有两条护腿带,护腰当中的下端设有护臀带,护臀带叉开后与两条护腿带连在一起,在护腰上有与车体上的吊带连接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可供下肢无力和偏瘫、下肢伤残人员使用,安全性高,占地小,使用简便。与器械同时使用的防护带裤,充分保障了病人的安全,使人和器械始终保持同步移动的状态。避免了助行器等人、器分离的器械的安全隐患。金属连接杆的底部采用灯叉弯的方式与底座连接,形成上小下大的三角形支撑,从几何原理上增强了器械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车体配合使用的防护带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环,2、下环,3、连接杆,4、高度调节机构,5、凹槽,6、把手,7、U型底座,8、万向轮,9、固定轮,10、安全吊带,11、护腰,12、连接卡扣,13、护腿带,14、护臀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步态康复训练器,由车体和与车体配合使用的防护带裤两部分组成。
参见图1,车体包括开口的金属环,上环1和下环2,以及一U型的带有脚轮的金属底座7。上、下两环由至少三根金属连接杆3连接于金属的U型底座7。所述的上下环1、2的后部都有一个开口,供使用者进出。所述的金属连接杆3与上环1、下环2之间为可拆卸的活动连接。在每一个金属杆装有高度调节机构4,用来调整器械高度,这样能够根据病人的身高将训练器调整到最合适的高度。在U型的金属底座7上装有向上的套管,将金属连接杆3的底部插入套管用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在底座前部左右各安有一个万向轮8,底座后部左右各安有一个固定轮9。这样车体便可在很小的空间内移动、转向。在上环1左右对称有两个向里的凹槽5,下环2中间两侧左右对称设有两个把手6。病人练习走路时,将上肢穿过凹槽5双手握住把手6,在支撑住身体重量并充分保持了身体平衡的情况下,推动车体移动。在上环1上设有安全吊带10,用以与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设备---防护带裤相连接。安全吊带与防护带裤的连接不限形式,牢固即可。
参见图2,它是一个与步态训练器配合使用的防护带裤。防护带裤的护腰11上安有与车体上的安全吊带10相对应的连接卡扣12,该连接卡扣12用以与所述的安全吊带10相连接。护腰11两侧的下端设有两条护腿带13,护腰11后部中间向下设有护臀带14,护臀带14叉开后分别与两条护腿带13通过系扣连在一起。护臀带14的松紧程度可以按需要调节。护腰11也可根据使用者的腰围作调节。调节后扣紧,可增加腰部的力量,延长病人站立的时间。两条护腿带13可调节长度,根据腿的粗细调节松紧度。
使用时,先通过高度调节机构4调整训练器车体高度,以使用者双臂自然下垂时双手能握紧把手6为宜。然后帮助病人穿好防护带裤,调节好护腿带13和护臀带14的松紧度,再将护腰11束紧。病人站进车体中后,双臂分别放入上环两侧的凹槽5中,然后双手向下握住下环两侧的把手6,撑住身体后尽量将两腿站直。这时,辅助人员将安全吊带10和护腰上的连接卡扣12紧固连接在一起。安全吊带10的长度可调节,训练初期,病人双腿支撑能力和平衡能力较差,安全吊带10最大限度地拉紧,可起到一定的减重作用。以后随着病人腿部力量的增强,可逐渐放松。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病人就可以双臂靠在凹槽5中双手握紧把手6推动车体进行行走练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朝阳,未经仲朝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92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报警的书包
- 下一篇:一种大功率变频电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