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疝气治疗带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9472.X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游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康雅迪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24 | 分类号: | A61F5/2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山 |
地址: | 30015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疝气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将带有药芯的压迫部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适于腹部疝气患者使用的疝气治疗带。
背景技术
疝气是一种常见病,通常指腹股沟部的疝,因小肠通过腹股沟区的腹壁肌肉弱点坠入阴囊内而引起,症状是腹股沟凸起或阴囊肿大,时有剧痛,患者发病时十分痛苦。治疗疝气,可以采用手术方式,但采用此方式会使患者痛苦大,风险高,须住院使费用负担重,且术后易复发,同时还有许多禁忌症如心脏病、糖尿病等不能手术。治疗疝气还可以采用保守疗法,如中医学的内病外治疗法,采用中草药外敷、贴膏药等,此类方法无痛苦,无风险,不须住院费用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中医学的内病外治疗法虽说有许多优点,但是该疗法用药的操作过程较麻烦,现有技术的中草药外敷治疗过程中并不能保证药物本身时刻与患者的病灶部位相贴合,进而影响药物吸收,而敷药同样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活动,造成患者行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带有药芯的压迫部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适于腹部疝气患者使用的疝气治疗带。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疝气治疗带,包括:压迫部、压迫带、腰带和束带;其中压迫带构成上述疝气治疗带的主体部分,上述压迫带为蝶形结构,在压迫带内侧即在使用时朝向人体的一侧设置压迫部,压迫部内形成药物腔,并在药物腔内填充药芯,压迫部上设置多个散发孔,在压迫带上固定设置腰带,远离压迫带的腰带两端通过连接扣相互连接,压迫带与腰带组合构成围绕使用者腰部的环状结构,束带分为左右两条,每条束带的两端分别与压迫带和腰带相连接。
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压迫带内侧设置卡槽,同时在压迫部上设置与上述卡槽相对应的卡扣,压迫部与压迫带之间通过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合连接。
所述的压迫带内侧设置的卡槽为多个。
所述的压迫带内侧和压迫部与压迫带的接触面上同时设置对应的尼龙粘扣,压迫部通过粘扣与压迫带连接。
所述的束带一端与腰带上的对应位置同时设置挂钩,束带与腰带之间通过挂钩相连接。
所述的疝气治疗带还包括辅助压迫部,辅助压迫部与压迫部形状相同,同样安装在压迫带的内侧,辅助压迫部内部为空心结构。
所述的压迫部内的药芯内部设置磁石。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疝气治疗带中,在压迫带上设置压迫部,并根据患者实际的病灶位置调整压迫部在压迫带上的固定位置,通过腰带和束带的约束使压迫部直接准确作用于病灶部位,从而使药物直达患处,便于药物的吸收,以获得更加迅速的治疗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带有药芯的压迫部以及不带有药芯的辅助压迫部针对不同患处配合使用,从而使药力作用更加集中,避免了药物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佩戴疝气治疗带对患者身体活动的影响较小,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即可逐渐完成对病灶处的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疝气治疗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疝气治疗带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疝气治疗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疝气治疗带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康雅迪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康雅迪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9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墙
- 下一篇:粘胶短纤维纺丝生产线现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