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径向压持紧固件及采用该紧固件的胎压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9619.5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殷世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世睿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B60C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紧固 采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纹紧固件,尤其是一种径向压持紧固件,同时还涉及采用该紧固件的胎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螺栓、螺钉之类的常用紧固件通常只能借助螺纹产生轴向紧固作用力,然而某些特点场合不仅需要轴向紧固,同时还需要产生径向的压持锁定,例如申请号为99106744.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隐藏式胎压检测器即是如此。此类胎压检测装置的传感及无线发送电路均固定在汽车轮胎内,所借助的紧固件与气嘴有机结合为一体。为了保证在旋转颠簸状态下,压力传感及无线发送电路能够稳定工作,借助气嘴紧固件固定在轮毂内侧的检测装置不仅希望能够轴向紧固,还希望可能稳定坐落支撑在轮毂底面。然而,由于现有气嘴紧固件的结构不具有径向压持作用,因此即使将胎压检测装置贴近轮毂底面安装,也无法保证在轴向紧固后被轮毂底面可靠支撑,更无法保持经反复颠簸后依然得到轮毂底面可靠支撑。
随着内置式胎压检测装置即将被国家标准规定为车辆必备的安全设施,其可靠安装固定成为日渐迫切的需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在轴向产生紧固力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径向压持锁定作用的径向压持紧固件,同时提出采用该紧固件的胎压检测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压持紧固件具有与螺母相配的螺杆段和直径大于螺杆外径的端头,所述端头的圆心偏离螺杆圆心;所述螺杆圆心至径向压持面的最小距离大于螺杆半径,小于所述端头的半径与其圆心偏离螺杆圆心的偏心距之和。
采用径向压持紧固件的胎压检测装置包括安置压力传感及无线发送电路的匣体和与径向压持紧固件合为一体的气嘴,所述匣体具有分别与轮毂内侧和内底相对的侧壁和底座,所述侧壁具有与轮毂气嘴孔相对的气嘴穿孔,所述底座上具有径向压持面;所述气嘴具有与螺母相配的螺杆段和直径大于螺杆外径的端头,所述端头的圆心偏离螺杆圆心;所述螺杆圆心至径向压持面的最小距离大于螺杆半径,小于所述端头的半径与其圆心偏离螺杆圆心的偏心距之和。
这样,当将螺母旋拧在本实用新型径向压持紧固件的螺杆段从而起到轴向紧固作用时,由于螺纹副之间的摩擦作用,螺杆将产生与螺母同向的旋转趋势,从而带动偏心端头转动,直至端头外圆表面与径向压持面抵触。此时继续旋拧螺母时,由于偏心端头被径向压持面抵住,因此螺杆段无需设置止动结构或采取止动结构,将不再会随螺母旋转,使紧固操作十分方便。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螺母的继续旋拧,偏心端头将对径向压持面产生压持作用力,从而在轴向紧固的同时,自然产生所需的径向压持作用。对于采用径向压持紧固件的胎压检测装置而言,在借助气嘴紧固件与轮毂内侧轴向紧固的同时,被压向轮毂内底,从而可靠稳妥地安置在轮毂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端头与径向压持面压持点处的升角(即压持点至端头圆心以及螺杆圆心的两连线的夹角)小于摩擦角。这样借助自锁作用,使径向压持更为稳固可靠,有效防止颠簸松动。
与现有带偏心结构的紧固件相比,由于实用新型目的和产生的作用效果均不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实质性特点和突出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采用径向压持紧固件的胎压检测装置(TPMS),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部安置压力传感及无线发送电路的匣体1和与径向压持紧固件合为一体的气嘴2。匣体1具有分别与轮毂3内侧和内底相对的侧壁1-1和底座1-2。侧壁1-1具有与轮毂气嘴孔相对的气嘴穿孔。
结合图2可以看出,匣体1上具有圆弧底凹缺,该圆弧底凹缺位于底座1-2上的内圆弧面为径向压持面。气嘴2具有与螺母4相配的螺杆段2-1和直径大于螺杆外径的端头2-2,其中心为充气孔。端头2-2的圆心O以偏心距e偏离螺杆圆心O’。螺杆圆心O’至径向压持面的最小距离l大于螺杆半径r,小于端头半径与其圆心偏离螺杆圆心的偏心距之和R+e。
端头2-2与径向压持面的压持点B处的升角(即压持点B至端头圆心O以及螺杆圆心O’的两连线的夹角a)小于此处的摩擦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世睿,未经殷世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96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弹性支撑钉
- 下一篇:一种新型结构弹性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