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式锂电池用微晶玻璃密封盖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39735.7 | 申请日: | 201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5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伟;杜建;徐伟;陆松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立群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 代理人: | 杨晋弘 |
地址: | 23301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电池 用微晶 玻璃 密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式锂电池用微晶玻璃密封盖组。
背景技术
一次柱式锂电池是国家推广生产的高新产品,以其高比能量、开路电压高、工作电压平稳、使用寿命长、自放电率低、储存寿命长、无公害等优良品质,广泛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在柱式锂电池发展到现在有ER(锂—亚琉酰氯电池)、CR(锂—二氧化锰电池)、WR(锂—二氧化硫电池)等五十多个规格品种,柱式锂电池的盖组中的封盖与极柱一般采用电子玻璃封接连接,在使用中厂家发现在高温(85℃)试验中,发现有漏液现象,漏液比例达到1%,主要原因是盖组与电池外壳焊接封装后,由于焊点重叠部位的热传导使玻璃产生损伤造成漏液,从而电池在高温试验后出现漏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锂电池的盖组中的封盖与极柱封接后漏液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柱式锂电池用微晶玻璃密封盖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柱式锂电池用微晶玻璃密封盖组,包括具有烧结孔的封盖,以及与封盖相连接的正极柱,其特征在于:正极柱一端的颈部由微晶玻璃固封在封盖的烧结孔内,在偏离于烧结孔的封盖上沿轴向设有注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微晶玻璃封接的密封盖组,由于微晶玻璃耐温度可达800℃以上,从而使电池在高温试验和焊接后的漏液比例大大降低,使密封盖组的耐温性、密封性能大大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柱式锂电池用微晶玻璃密封盖组,包括封盖1,封盖1为一个扁平的圆形本体,其上端面具有一个倒锥体的型腔,在封盖1中心沿轴向设有烧结孔,在偏离于烧结孔的封盖上沿轴向设有注液孔4,在封盖1烧结孔内设有正极柱2,正极柱2一端的颈部由微晶玻璃3固封在封盖1的烧结孔内,微晶玻璃也称玻璃陶瓷,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优点,提高了微晶玻璃封接的密封盖组的耐温性和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立群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立群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39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纸巾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汽车TCU安装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