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的枕头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0562.0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5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赖育山;赖彦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育山;赖彦全 |
主分类号: | A47C7/38 | 分类号: | A47C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潘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市西区***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枕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座椅的枕头架,尤其是一种不仅可令枕头依据使用者需求作高度调整,更可便于拆卸枕头架以进一步作维修保养的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椅具的枕头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依需求而衍生出各种功能或场所需使用的椅具,而早期椅具只要求可供乘坐的实用功能,除了具备乘坐功能外,尚需具备别致的外观及符合枕头人体工学的设计、透气材质的使用与倾躺舒适性等。
请参阅美国专利申请案号US007055909的《Structure of a chairpillow》,其为提供一种座椅的枕头结构,于枕头上设有枢轴部,为与第一衔接单元其一端作具有紧度的枢接组设,而该第一衔接单元另一端形成有枢轴部,为与第二衔接单元其一端结合固定装置作所需限位角度的枢接组设,且该第二衔接单元另一端形成套接部,为供与座椅其椅背上端作组设定位;据此,借助枕头的枢轴部、第一衔接单元及第二衔接单元的衔接处作活动可调式的枢接设立,使枕头可依据坐着使用者需求的高低及角度倾仰作舒适性的保护头部设置。
但是,此种现有结构型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的问题点:
该现有的座椅枕头并无法方便于拆卸脱离该座椅,进而容易造成维修保养人员的维修困难。
是以,针对上述现有座椅的枕头结构所存在的容易造成维修保养人员的维修困难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使用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是相关业者需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发明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的枕头架;其所欲解决的问题点,是针对现有座椅的枕头结构所存在的并无法方便于拆卸脱离该座椅,进而造成维修保养人员的维修困难等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
为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是借助一固定单元,其包含有一本体及一背板盖相对构组而成,其中该本体内部设有一纵向滑槽,该滑槽靠近顶端处贯设有一与外界横向连通的穿槽,该穿槽连接有一能够弹性偏摆的限位片,且该限位片朝向顶端面设有一倾斜导入槽,而该限位片的底端形成有一限位端;另该滑槽的两侧预定位置分别设有具弹性偏摆的一卡齿片及一迫抵片,其中该卡齿片设有一卡齿部;一升降单元,其包含有一升降体,以及连设于该升降体底端处的滑板,其中该滑板用以导滑组装于该本体的滑槽内,而该滑板的板面预定位置固定有一限挡件,该限挡件用以挡止限位于该本体的限位端,且该滑板的一侧端缘形成有齿缘,另一侧端缘形成有一侧缘,使该齿缘对应啮合于该本体的卡齿部而构成多段定位组态,且使该侧缘对应迫抵于本体的迫抵片;一迫抵插件,其包含有一设于底端的迫抵端及一设于顶端的按压端,令该迫抵插件插设于本体的倾斜导入槽,借助按压该按压端使该迫抵端沿该倾斜导入槽向下移动而推抵该限位片,而使该本体的限位片因受力作用而使限位端呈朝外偏摆状态;使该升降体的滑板的限挡件得以闪避该本体的限位端,而使该升降体的滑板能够顺利拆卸脱离该本体。
承上所述,该升降单元的升降体的外部外覆包设一个座椅的枕头部。
承上所述,该固定单元的外部外覆包设一个座椅的椅靠背。
承上所述,该本体内侧预定位置设有数个内螺孔形态的固组孔,而该背板盖对应该本体的固组孔则设有相应穿孔形态的固定孔,以借助螺栓穿螺锁固该背板盖及本体。
承上所述,该滑板的限挡件为具外螺纹的螺栓,而该滑板对应该限挡件则设有螺孔形态的锁孔,该限挡件螺锁于该滑板的锁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借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枕头架的升降单元除可与该椅靠背的固定单元作相对多段定位升降调整外,该枕头架的升降单元更可快速简易拆离该固定单元作进一步的保养维修动作,进而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维修操作上的便利及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单元与固定单元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单元与固定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单元与固定单元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单元与固定单元的动作示意图之一,其显示该升降单元与固定单元的未拆卸时的状态。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单元与固定单元的动作示意图之二,其显示该升降单元与固定单元的已拆卸的状态。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固定单元1 本体10 穿槽11 限位片111
导入槽112 限位端113 滑槽101 卡齿片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育山;赖彦全,未经赖育山;赖彦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05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