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1439.0 | 申请日: | 2011-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顾怡文;周振忠;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王海泉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编程 装置 电路 | ||
1.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键盘电路、显示电路、微处理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和存储电路,电源电路为各电路提供电源,微处理电路与键盘电路、显示电路、通信接口电路和存储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电路由接口J1-1、电池BT1、开关SW1、电容C1和芯片U2组成,接口J1-1接外接电源,开关SW1的一端接电池BT1的正极,开关SW1的另一端接芯片U2的1、4脚,芯片U2的8脚接接口J1-1的正极和电容C1的一端并输出电源VCC,接口J1-1的负极、电容C1的另一端、电池BT1的负极和芯片U2的2、3、5、6、7脚共同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键盘电路由电阻R1-R4和按键K1-K16组成,电阻R1-R4的一端与电源VCC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按键K1-K4的一端和导线L1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按键K5-K8的一端和导线L2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按键K9-K12的一端和导线L3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按键K13-K16的一端和导线L4连接,按键K1、K5、K9、K13的另一端接导线L5,按键K2、K6、K10、K14的另一端接导线L6,按键K3、K7、K11、K15的另一端接导线L7,按键K4、K8、K12、K16的另一端接导线L8,导线L1-L8分别接微处理器电路中单片机U6的1-8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电路由电阻R9、R10、电容C3、C4、电感L10、二极管D1、MOS管MOS1和芯片U4组成,MOA管MOS1的1脚和电容C3的一端接电源VCC,MOS管MOS1的2脚接微处理器电路中单片机U6的18脚,MOS管MOS1的3脚、电感L10的一端和电阻R9、R10的一端接芯片U4的Vdd脚,电感L10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阳极接芯片U4的Lx脚,二极管D1的阴极和电容C4的一端接芯片U4的Cs脚,电阻R9、R10的另一端分别接芯片U4的Rel、Rsw脚,电容C3、C4的另一端和芯片U4的GND脚共同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由电阻R7、R8、接口J1-2、电容C2和芯片U3组成,电阻R8、电容C2的一端和芯片U3的8脚接电源VCC,芯片U3的1、4脚分别接单片机U6的11、12脚,芯片U3的2、3脚接单片机U6的19脚,芯片U3的7脚和电阻R7的一端接接口J1-2的1脚,芯片U3的6脚和电阻R8的另一端接接口J1-2的2脚,接口J1-2与控制器本体连接,电阻R7、电容C2的另一端和芯片U3的5脚共同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电路由电阻R5、R6和芯片U1组成,电阻R5、R6的一端和芯片U1的8脚接电源VCC,电阻R5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5脚与单片机U6的9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和芯片U1的6脚与单片机U6的10脚连接,芯片U1的1、2、3、4、7脚共同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编程装置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处理器电路由电容C7、C8、晶振CRY1、芯片U5和单片机U6组成,单片机U6的13脚和芯片U5的2脚接电源VCC,电容C7、晶振CRY1的一端接单片机U6的15脚,电容C8的一端和晶振CRY1的另一端接单片机U6的16脚,芯片U5的1脚接单片机U6的17脚,电容C7、C8的另一端、芯片U5的3脚和单片机U6的14脚共同接地,单片机U6的1-8脚接键盘电路,单片机U6的11、12、19脚接通信接口电路,单片机U6的18脚接显示电路,单片机U6的9、10脚接存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14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