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生料质量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2738.6 | 申请日: | 201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叶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金辉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生料 质量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生料质量控制系统,尤其是能保证水泥生料成分的合格、稳定。
背景技术
X荧光分析仪现已成为水泥生产中物质组成分析的必备设备,在国内外水泥科研领域和水泥工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X荧光分析仪具有分析速度快、检测元素广、精确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是现代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分析仪器,可为生产控制及时提供分析数据以指导生产。但国内大多数厂家并没有将X荧光分析仪、中控DCS系统、配料秤、取样器互相通讯形成一体,还停留在化验室取样分析、计算,新配比上报中控操作员,操作员手工录入计算机,DCS系统控制配料秤下料的原始状态。这样不仅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而且延长了周期,生料成分波动不能及时校正,质量不稳定,废品或次品较多,没有实现真正的自动化生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X射线荧光分析仪不能及时将数据反馈到中控DCS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泥厂生料质量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快速的取样分析,而且能将计算出的最佳配比值及时的上传至中控DCS系统,指导配料秤校正配比,保证水泥生料成分的合格稳定。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X荧光分析仪的配料计算机与DCS系统采用快速以太网络进行物理联接,利用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工业标准进行两大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和通讯。将取样器、X荧光分析仪、配料计算机、水泥DCS系统、配料秤及生料磨构成一闭环控制回路。通常配料计算机传给DCS系统的数据有:各原料的配比,出磨和入窑生料CaO、SiO2、Al2O3、Fe2O3、MgO等化学成分,出磨生料的KH、n、P实时数据;DCS系统传给配料计算机内容包括:各原料秤开停状态、瞬时流量、累计流量,磨机给定产量。
生料控制系统通过取样器,每隔一段时间,就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出磨和均化库出口的生料样品,通过X荧光分析仪,分析出样品的CaO、SiO2、Al2O3、Fe2O3、MgO等化学成分,并自动传送给配料计算机。而计算机算出一个周期内的实测KH、n、P数据以及他们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然后生料质量控制系统按照一定的优化算法,求出新的物料配比。配料计算机将新的物料配比通过OPC协议传送到DCS系统,DCS系统根据乘法原理计算出物料给定量,通过调节喂料皮带秤的转速,进行均匀喂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不仅能快速的取样分析,而且能将计算出的最佳配比值实时的上传至中控DCS系统,指导配料秤校正配比,保证水泥生料成分的合格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生料质量控制系统的配置结构图。
图中:1.配料秤,2.生料磨,3.均化库,4.取样器,5.X荧光分析仪,6.配料计算机,7.水泥DCS系统,8.DCS系统计算机,9.交换机,10.现场CPU控制站
具体实施方式
将X荧光分析仪(5)的配料计算机(6)与水泥DCS系统(7)采用快速以太网络进行物理联接,利用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工业标准进行两大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和通讯。
生料控制系统通过取样器(4),每隔一段时间,就取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料磨(2)出口和均化库(3)出口的生料样品,通过X荧光分析仪(5),分析出样品的CaO、SiO2、Al2O3、Fe2O3、MgO等化学成分,并自动传送给配料计算机(6)。而计算机算出一个周期内的实测KH、n、P数据以及他们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然后生料质量控制系统按照一定的优化算法,求出新的物料配比。配料计算机将新的物料配比通过OPC协议传送到水泥DCS系统(7),水泥DCS系统(7)根据乘法原理计算出物料给定量,通过调节配料秤(1)的转速,进行均匀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金辉,未经叶金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2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