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保护电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2863.7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8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凡;王进生;侯军生;郭喜禄;王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H01H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涂秀清 |
地址: | 7210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保护 电磁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和工业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保护电磁控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电器和工业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常规电磁控制装置,绝大多数是直流的,必须增加稳流和整流线路,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损失大,能耗较大。工业大设备中也有使用交流电磁控制装置,但因是敞开式的存在安全隐患,只能应用在工厂和大的设备上,不能应用在家电上,使用范围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保护电磁控制装置,有效降低能耗且提高电磁控制装置使用安全性和使用范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保护电磁控制装置,由铁心、底座、线圈、导磁体和端盖构成磁路系统,其中线圈在加220V交流电状态下产生磁场,即磁势(IW),铁心、底座、导磁体和端盖构成导磁回路。其特征在于热保护器通过公端子、母端子、平引线脚、折引线脚与电源、线圈相连接后形成完整电路,构成热保护器机构,尼龙外壳上设有口袋状结构,口袋状结构内插有热保护器。
尼龙外壳是通过塑料二次注射的办法将尼龙塑料与骨架、电磁线和引线脚塑封熔为一体,并将骨架、电磁线和引线脚密封包裹在内形成的一层增强尼龙塑料,使得线圈外面被尼龙外壳包裹密封并与外界环境彻底隔绝。口袋状结构内设有凸筋,其中热保护器位于凸筋和尼龙外壳之间,凸筋将热保护器压紧并紧贴在尼龙外壳上。
其中当将热保护器插入口袋状结构中时,凸筋和尼龙外壳将会产生弹性变形,通过凸筋和尼龙外壳形成弹性的变形过盈配合,使得热保护器夹持固定贴紧在尼龙外壳上,使得热保护器能充分感应到线圈传导到尼龙外壳上的温度变化。
其中凸筋的外形尺寸能满足通过凸筋和尼龙外壳壁形成弹性的变形过盈配合将热保护器夹持固定并贴紧在尼龙外壳上的要求,凸筋外形尺寸采用长方体,其中凸筋可采用宽为1cm,高为0.5cm,长度与口袋状结构的宽度相当的增强尼龙塑料长方体块,其中口袋状结构和凸筋可在通过塑料二次注射制成尼龙外壳时一并制成,使得口袋状结构、凸筋和尼龙外壳是一体的。
其中热保护机构是通过热保护器感知从线圈传导到尼龙外壳上的温度高低来确定线圈的温度,当线圈温度高于规定温度时切断电源中止设备运行,当线圈温度低于规定温度时接通电源恢复设备运行,达到通过控制线圈运行温度完成设备安全运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智能保护电磁控制装置的能耗是传统直流电磁控制装置的60~70%,具有过载和过热保护功能,大大提高使用安全性,使其能应用于对能耗和安全性有严格要求的家电领域及其它各种潮湿等恶劣的工业领域。
附图说明
图1热保护器运行电路方块图
图2智能保护电磁控制装置装配图
图3图2中A-A向视图
图4图2的左视图
图5智能保护磁控制装置的线圈塑封主视图
图6图5中B-B向剖视图
图7图5的左视图
图8图5的俯视图
图9图8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0图3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导磁体、2.底座、3.骨架、4.电磁线、5.尼龙外壳、6.端盖、7.铁心、8.弹簧、9.开口挡圈、10.滑块、11.平引线脚、12.母端子、13.热保护器、14.公端子、15.口袋状结构、16.线圈、17.凸筋、18.折引线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所示的是热保护器机构的电路运行,热保护器机构主要由热保护器、公端子、母端子、电源、线圈构成,其中热保护器一端连接母端子,母端子通过折引线脚与线圈的一端连接,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从平引线脚引出与电源相连,电源的另一端通过公端子与热保护器的另一端相连接,从而形成一连接电路,构成热保护器机构电路,形成热保护器机构。
热保护器置于口袋状结构中紧贴尼龙外壳,热保护器通过感应尼龙外壳的温度变化来感应线圈的温度变化,当线圈温度低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则热保护器接通电源使得整个电路正常工作,当线圈温度超出正常温度时则热保护器断开电源使得整个电路断路,电磁控制装置停止工作,从而起到避免线圈过热而发生火灾。
其中引线脚有两个供连接线路用的引线脚,为了便于区分将其中一个引线脚折立起来称折引线脚,平放的引线脚称为平引线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鸡烽火工模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2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