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潮汐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3768.9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同昌 |
主分类号: | F03B13/26 | 分类号: | F03B13/26;E02B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3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潮汐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潮汐波动,吸收潮汐能量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性能源危机,以及煤炭、石油资源的枯竭和不可再生性极大的阻碍和制约着世界经济的恢复,然而潮汐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且潮汐是可再生性天然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目前,利用潮汐发电是开发利用潮汐的主要方向。潮汐发电是利用潮差来推动水轮机转动,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潮汐发电必须选择有利的海岸地形,修建潮汐水库,涨潮时蓄水,落潮时利用其势能发电,潮汐能发电仅是海洋能发电的一种,但是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现代海洋能源开发主要就是指利用海洋能发电。利用海洋能发电的方式很多,其中包括波力发电、潮汐发电、潮流发电、海水温差发电和海水含盐浓度差发电等,而国内外已开发利用海洋能发电主要是潮汐发电。
然而目前国内使用的水力发电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投资成本高,实用性不强,还会污染环境,制约了潮汐发电技术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发电装置,它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充分吸收潮汐能量,促进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拦水坝、支撑架、发电机、水驱动叶轮、A口、U型管、B口和水压自动阀门,拦水坝上端设置有支撑架,拦水坝两侧设置有发电机,且发电机设置于支撑架上,拦水坝下端均匀设置有数组两两交叠的型管,且拦水坝下端置于U型管的中间位置;U型管的上端口分别为A口和B口,且A口和B口交错设置于拦水坝两侧;U型管的A口内部设置有水驱动叶轮,水驱动叶轮与发电机连接,U型管的B口内设置有水压自动阀门。
所述的水驱动叶轮设置在A口内1-3米。
所述的B口与落潮最低水位持平,且B口比A口低50厘米。
所述的U型管直径为0.5-3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拦水坝隔离一片水域,根据接收的海水量,可以多层叠加U型管和发电机的数量,涨潮、落潮时海水通过U型管进入,水驱动叶轮安装于U型管的A口内部接收水冲力,且分别设置在拦水坝的两侧(第一个U型管的A口设置在外侧,另一个A口则必须设置在内侧),形成呼吸式吸收涨潮和落潮时的能量,水压自动阀门也分别设置在拦水坝的两侧,如此类推,拦水坝水位高的一侧水压自动阀门自动闭合,水位低的一侧在水位低于50厘米时自动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潮汐发电装置,它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充分吸收潮汐能量,促进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拦水坝1、支撑架2、发电机3、水驱动叶轮4、A口5、U型管6、B口7和水压自动阀门8,拦水坝1上端设置有支撑架2,拦水坝1两侧设置有发电机3,且发电机3设置于支撑架2上,拦水坝1下端均匀设置有数组两两交叠的U型管6,且拦水坝1下端置于U型管6的中间位置;U型管6的上端口分别为A口5和B口7,且A口5和B口7交错设置于拦水坝1两侧;U型管6的A口5内部设置有水驱动叶轮4,水驱动叶轮4与发电机3连接,U型管6的B口7内设置有水压自动阀门8。
所述的水驱动叶轮4设置在A口5内1-3米。
所述的B口7与落潮最低水位持平,且B口7比A口5低50厘米。
所述的U型管6直径为0.5-3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拦水坝1隔离一片水域,根据接收的海水量,可以多层叠加U型管6和发电机3的数量,在海河口设计时需考虑降雨因素,准确测量拦水坝1的拦水量,保证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呼吸功能和发电时间。涨潮、落潮时海水通过U型管6进入,水驱动叶轮4安装于U型管6的A口5内部接收水冲力,且分别设置在拦水坝1的两侧(第一个U型管6的A口5设置在外侧,另一个A口则必须设置在内侧),形成呼吸式吸收涨潮和落潮时的能量,水压自动阀门8也分别设置在拦水坝1的两侧,如此类推,拦水坝1水位高的一侧水压自动阀门8自动闭合,水位低的一侧在水位低于50厘米时自动开启。
本具体实施方式设计科学,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充分吸收潮汐能量,促进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同昌,未经肖同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37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键盘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降噪节能半圆型均压屏蔽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