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3787.1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6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润生;刘嘉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润生;刘嘉玺 |
主分类号: | B67B3/00 | 分类号: | B67B3/00;B67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409***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滴丸用 压盖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盖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滴丸是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滴丸制剂具有很好的起效和疗效作用,因此在市场上广受欢迎。
现在,中药滴丸一般采用现代化的流水工艺进行生产和包装。在包装时,通常需要将已经把一定数量的滴丸制剂封装至瓷瓶中的瓷瓶进行压盖和收集,这需要使用瓷瓶压盖和回收装置。
现有的专用于中药滴丸药剂瓶的压盖和回收装置较为少见,且存在下面的不足:a.效率低,一次可进行压盖的瓷瓶数量少;b.压盖准确率低,瓶盖有可能被压歪;c.检测系统落后,一次检测的数量少,且回收的时候瓷瓶易磕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经细心研究发明了一种应用于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可以同时将30个瓷瓶进行压盖,并且压盖的准确率高,同时可进行大量压盖瓷瓶的检测,盖被压歪的瓷瓶被剔除,回收收集压盖瓷瓶的时候瓷瓶不易磕碰,不仅提高了压盖和回收效率,而且提高了作业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包括:机架(1),瓶盖入口(2),与瓶盖入口(2)相连的 排盖装置(3),在瓶盖入口(2)附近与排盖装置(3)相连的瓶盖刷平装置(4),通过传送带(7)与排盖装置(3)相连的压盖装置(5),在压盖装置(5)下方设置的瓷瓶提起装置(6),在压盖装置(5)下游设置的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a)一次可以将三十个瓷瓶进行压盖,压盖效率高;
b)瓶盖由入口自动下放到排盖装置(3)的轨道中,分正立和倒立排列,正立的会被扫平装置扫出,重新加入到入口中;
c)瓶盖随排盖装置(3)的轨道通过传送带(7)传送到被提起的瓷瓶的瓶口处,压盖准确率高,可以准确的角度将瓶盖压入到瓷瓶中;
d)压好盖的瓷瓶经过检测系统,对比图像,剔出不符合标准的瓷瓶;检测合格的压盖瓷瓶会在出下口的出口处堆积至一定的数量再下放到收料处,避免了瓷瓶的磕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
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其包括:机架(1),瓶盖入口(2),与瓶盖入口(2)相连的排盖装置(3),在瓶盖入口(2)附近与排盖装置(3)相连的瓶盖刷平装置(4),通过传送带(7)与 排盖装置(3)相连的压盖装置(5),在压盖装置(5)下方设置的瓷瓶提起装置(6),在压盖装置(5)下游设置的检测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瓷瓶压盖和回收的该实施方式中,机架(1)起到支持作用,其支撑整个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平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的该实施方式中,瓷瓶瓶盖通过瓶盖入口(2)进入排盖装置(3),排盖装置(3)是半圆的弧形轨道。在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的该实施方式中,瓶盖刷平装置(4)通过传送带与瓶盖入口(2)相连。通过瓶盖入口(2)进入排盖装置(3)的瓶盖有正立有倒立的,正立的瓶盖被瓶盖刷平装置(4)刷掉,通过传送装置如传送带(图中未示出)再次传送至瓶盖入口(2),倒置的瓶盖通过排盖装置(3)滑至传送带(7)。
在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的该实施方式中,倒立的瓶盖通过半圆的弧形排盖装置(3)后,由倒立的变为正立的。
在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的该实施方式中,压盖装置(5)通过传送带(7)与排盖装置(3)相连。已由倒立的变为正立的瓶盖通过传送带(7)被传送至压盖装置(5)。
在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的该实施方式中,压盖装置(5)是整体的压盖装置,可以同时压30个瓶盖。当然,根据需要,可以将压盖装置(5)设计为同时压其它数目的多个瓶盖,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药滴丸用压盖和回收装置的该实施方式中,瓷瓶提起装置(6)设置在压盖装置(5)下方。通过传送装置将灌装好滴丸的瓷瓶传送至瓷瓶提起装置(6)。被传送至 瓷瓶提起装置(6)的瓷瓶,通过瓷瓶提起装置(6)提起至正立的瓶盖下边缘的位置,然后通过压盖装置(5)将瓶盖压入瓷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润生;刘嘉玺,未经王润生;刘嘉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37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