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园深松施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4287.X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6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宏儒;秦广明;宋志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园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肥机,尤其是一种茶园深松施肥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将肥料深施入土壤一直依靠人工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自动完成肥料深施的茶园深松施肥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茶园深松施肥机包括安置在机架上的肥料箱,所述肥料箱的下端排肥口处设有安装在排肥器轴上的槽轮排肥器;所述排肥器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旋转动力源的输出轴具有偏心段,该偏心段和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架杆、垂向连杆及机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所述机架上还安装具有垂向连杆的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在上连架杆的连架端与所述偏心段构成铰链副,在下连架杆与铰支在机架上的油缸活塞杆衔接;所述排肥口通过软管通往深松铲,所述深松铲的铲柄安置在四连杆机构的垂向连杆上。
工作时,旋转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排肥器轴旋转,从而使排肥器借助槽轮的转动将肥料箱中的肥料通过软管输往深松铲,同时当油缸推动四杆机构使深松铲向下运动过程中,输出轴的偏心段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带动深松铲绕连杆下铰接点往复摆动,结果深松铲的铲面将土壤结构破坏,将肥料施入到与深松铲同一深度的土壤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机构简单,结构可靠,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向视图。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茶园深松施肥机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整机安置在履带式行走车辆上,一对固定在机架上的肥料箱6下端排肥口处分别设有安装在水平排肥器轴5上的槽轮排肥器7(参见图2),排肥器轴5通过传动链条4与作为旋转动力源的液压马达1的输出轴2上的链轮3衔接。输出轴2具有偏心段。排肥器轴5的一端装有槽轮位置调节手柄8,可以改变槽轮在排肥器中位置,当槽轮排肥器7的有槽段在调节手柄8的作用下,逐渐移出肥料箱时,排肥量减少,反之则增加,从而实现排肥量大小的调节。
具有垂向连杆的平行四连杆机构12也安装在机架上,该四连杆机构在上连架杆的连架端与偏心段构成铰链副,在下连架杆与铰支在机架上的油缸10活塞杆端头铰接。偏心段和四连杆机构的上连架杆、垂向连杆及机架实质上构成了一个曲柄摇杆机构。肥料箱6下端排肥口通过软管11通往深松铲13,深松铲13的铲柄固定安置在平行四连杆机构13的垂向连杆上,由垂向连杆朝下延伸出的下端具有矩形铲头(参见图3)。图1中9是链轮罩,14是连接螺栓。
当液压马达转动时,通过链传动传动机构带动排肥器轴旋转,从而借助槽轮不断将肥料箱中的肥料排往软管,并输送到深松铲;同时油缸的推动下连架杆、使深松铲插入土壤时,输出轴的偏心段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其所组成的曲柄摇杆机构作用,带动深松铲绕连杆下铰接点往复摆动,结果深松铲的铲面产生向上的分力,将原土壤结构破坏,并将肥料施入同一深度土壤下方,其显著的优点是:
1、在破坏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含氧量的同时,不破坏作物根系;
2、深施的肥料可以显著减少流失;
3、施肥和深松同时完成。
本实施例采用液压马达驱动,避免了复杂机械传动结构,深松铲的铲柄固定于四杆机构的结构十分简单,拆装方便。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42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割草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局放检测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