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4880.4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采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能股份有限公司;吴采桢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C02F1/30;C02F1/32;A47G19/22;A47G19/02;A47G21/10;A47G21/04;B6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杀菌 除臭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有关液体尤其是水的杀菌除臭的技术领域,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其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陶瓷层可对液体进行杀菌除臭。
背景技术
按,习用的搅拌器或容器,如汤匙、搅拌棒、筷子、杯子、碗或任何其他可盛装的容器等,系缺少有效的杀菌与除臭方面的功能设计,由于现今的水质污染严重,饮用水质不佳的水,会直接危害到人体的健康。然而出门在外或旅游时,常常会需要饮用水与饮料,但人们却无法保证其水质的干净与无害等问题,由此可知,习用的容器已无法满足现代人重视饮水健康、卫生与养生等多元化的需求,实有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其结构简单,能实现对液体的杀菌和除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陶瓷本体层;
一二氧化钛光触媒陶瓷层,固设成型于该陶瓷本体层外。
其中,该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为一长形柱体形状。
其中,该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为一汤匙形状。
其中,该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为一杯形状。
其中,该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为一瓶形状。
其中,该液体的杀菌除臭构造为一碗形状。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透过该二氧化钛光触媒陶瓷层可达到水质杀菌与除臭的功效;而且可实施成汤匙、搅拌棒、筷子、杯子、碗或任何其他可盛装的容器等,能应用于各种水的杀菌除臭,如自来水、饮用水、地下水、山泉水等多种水,皆具相当好的杀菌除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成长形柱体形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成汤匙形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成搅拌棒形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成杯形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成瓶形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成碗形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质杀菌除臭装置,包括:
一陶瓷本体层10与一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陶瓷层11,其中,该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陶瓷层11固设成型在该陶瓷本体层10外侧上,透过该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陶瓷层11可达到水质杀菌与除臭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若设置于光照不到的内部结构时,则需隔一段时间后,将其拿出日晒一段时间,就可以持续维持其杀菌除臭的功能,该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陶瓷层11可以有效杀菌、分解化学物质与农药等有害物质。当二氧化钛(TiO2)光触媒受到大于二氧化钛能隙宽度的光线照射后,其电子会从价电带跃迁至导电带,因而产生电子-电洞对。其中电子具有还原性,电洞具有氧化性,电洞会和二氧化钛(TiO2)表面上的OH-反应生成氧化性很高的·OH-自由基,电子会和氧分子结合形成氧离子·O2-,活泼的·OH-自由基与超氧离子会把有机物分解变为二氧化碳与水,藉以有效达到杀菌与除臭效果。
换言之,在光催化作用的反应机制中,光触媒的电子组态是具有填满的共价带和空的传导带。传导带最低能阶与共价带最高能阶的能差就是所谓的带距能,这刚好是照光使物质产生导电性所需的最低能量。当光子的能量超过带距能时,电子会从共价带跃迁到传导带,而留下一个电洞在共价带里。对导电的物质而言,所产生的电荷载体会立即再结合。
但对半导体而言,例如二氧化钛,光激发所产生的电子-电洞对会扩散到触媒粒子的表面,而参与化学反应,幷和被吸附的施体(donor)或受体(acceptor)分子作用。电洞会氧化施体分子,而位于传导带的电子会还原受体分子。半导体性的金属氧化物有一特点,就是电洞的强氧化力。它们可以和水反应进行单电子氧化步骤,产生高度反应性的氢氧离子基。电洞和氢氧离子基都是很强的氧化剂,可氧化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藉以有效达到杀菌与除臭效果。
其中,关于杀菌功能的部分,该二氧化钛(TiO2)表面上的自由基系可以直接穿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质流失,进而将细胞核氧化而杀死葡萄球菌、大肠菌或霉菌等细菌;关于除臭方面,对于氨气、甲醛、乙醛、一氧化碳、苯乙烯、丙烯、乙烯及甲硫醇等臭味的去除皆相当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能股份有限公司;吴采桢,未经泉能股份有限公司;吴采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4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机传动部侧盖防雨水渗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式压胎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