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压力喷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5370.9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铁一 |
主分类号: | B24C3/02 | 分类号: | B24C3/02;B24C5/02;B24C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喷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压力喷砂装置,属喷砂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砂装置是一种对工件进行表面处理的设备,它利用压缩空气把砂子加速后喷向被加工工件表面,使工件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还可以增加工件防腐涂层的附着力。现有喷砂装置构成中包括一个喷砂罐,喷砂罐顶部设有可以密封的加料口,喷砂罐的下部是有利于砂子顺畅排出的圆锥形,喷砂罐经输气管与空压机连通,输气管的一个支路进入喷砂罐将压缩空气通入罐内,在输气管的出口端设有喷枪。这种普通结构的喷砂装置在使用时,需将喷砂罐封闭由压缩空气充压,喷砂罐中的砂子靠自落和压缩空气合力推出。存在的问题是:喷砂罐作业时是在有压状态下进行,按压力容器对待,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压力容器制造对钢材的质量、厚度、焊接都有严格的要求,制作成本高;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检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降低设备成本、使用过程安全的无压力喷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无压力喷砂装置,构成中包括喷砂罐和输气管,输气管一端连接空压机,另一端经胶管连接喷枪,其特别之处是:所述输气管由喷砂罐的下部穿过,其位于喷砂罐内的部位设有进砂管,所述输气管还设有吹砂支管,吹砂支管的出口端位于喷砂罐内且与进砂管入口对应。
一种无压力喷砂装置,构成包括喷砂罐和输气管,输气管一端连接空压机,另一端经胶管连接喷枪,特别之处是:所述喷砂罐的底部设有出砂管,出砂管出口并入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还设有吹砂支管,吹砂支管的出口端位于出砂管内的下部。
上述无压力喷砂装置,所述吹砂支管上设有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喷砂装置需要带压力作业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它在输气管处接出吹砂支管,利用空气流过时产生的虹吸作用复合吹砂支管的吹砂作用将砂子喷出,并通过吹砂支管上设置的调节阀控制气量来达到控制出砂量。与普通喷砂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1.喷砂罐无需在压力状态下工作,因此喷砂罐按照普通容器的标准制造即可,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简化运行维护环节,且消除了压力容器的安全隐患;2.喷砂罐出砂量是依靠调节阀调解气量来实现,由于砂子不通过调节阀,所以该阀不会出现砂子堵塞现象,明显延长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3.可以保持作业的连续性,本实用新型喷砂罐加料口是敞开的,可以边喷砂作业边向罐中添加砂子,解决了在流水线上因向砂罐中补充砂子而间断工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表示如下:1.空压机;2.输气管;3. 喷砂罐;4.加料口;5.胶管;6.喷枪;7. 进砂管;8. 吹砂支管;9.调节阀;10.出砂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参看图1,其构成包括喷砂罐3和输气管2,喷砂罐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输气管一端连接空压机1,另一端经胶管5连接喷枪6,喷砂罐上部设有加料口4,该口可以处于常开状态,以便连续向喷砂罐内加入砂料。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是输气管2从喷砂罐3的下部穿过,输气管位于喷砂罐内的部位上设有与其连通的进砂管7;所述输气管上还设有与其连通吹砂支管8,吹砂支管的出口端探入喷砂罐内且与进砂管的入口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案参看图2,其构成包括喷砂罐3和输气管2,喷砂罐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输气管一端连接空压机1,另一端经胶管5连接喷枪6,喷砂罐上部设有加料口4,该口可以处于常开状态,以便连续向喷砂罐内加入砂料。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是在喷砂罐3的圆锥形底部设有出砂管10,出砂管出口并入输气管2,在输气管上设有与其连通的吹砂支管8,吹砂支管的出口端位于出砂管内的下部。
参看图1、图2,上述两个方案在吹砂支管8上设有用于调节气量以改变喷砂量的调节阀9。
仍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机理如下: 利用砂子的自落和输气管空气流过时产生的虹吸现象将喷砂罐中的砂子吸着至临界状态,再由吹砂支管8吹出的压缩空气将处于临界状态的砂子经胶管5、喷枪6喷出,整个工作过程喷砂罐内为常压,故无需密封,加料口4常开,可以实现连续进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铁一,未经李铁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5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机的发光灯灯光侧传导结构
- 下一篇:DDR2转DDR3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