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增压柴油机气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5409.7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军;佟德辉;王金波;李建文;杨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13 | 分类号: | F02B37/013;F02B37/02;F02B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柴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双增压柴油机气路。
背景技术
在柴油机中,燃油所发出的热量约有30%~37%共被排出的废气带走,高温废气排入大气,不仅损失热能,而且污染环境。为提高汽车或船舶上柴油机的功率,一般采用增压的方式来实现上述目的。所谓增压,就是指通过提高柴油机进气压力来增加气缸的充气量,这样可以相应地增加喷入气缸的燃油量,提高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柴油机功率。一般情况下,柴油机气路上采用具有增压功能的涡轮增压器,利用废气来驱动涡轮增压器,既可提高柴油机功率,又可回收废气中一部分能量;同时也减小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现有技术中,柴油机增压气路的布置方式为两级增压的布置方式,所谓的两级增压是指:将两个废气涡轮增压器进行串联,并使两个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中心线相互平行,在增压气路的布置过程中的利用″U″型连接管路将高压级的废气传递到低压级。其中,高压级是指和排气歧管直接相连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低压级是指和高压级增压器连接的废气涡轮增压器。
但是,采用上述方式将两个废气涡轮增压器平行放置会受到整个汽车布置空间的限制,同时,从高压级传递的废气需要进过一个转向才能传递到低压级,而废气变向后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损失,会大大降低低压级增压器的增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增压柴油机气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布置废气涡轮增压器受空间限制,以及废气变向传递造成的降低压级增压器增压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增压柴油机气路,包括:
设置于柴油机后端的低压级增压器,设置于所述柴油机的排气管法兰中的高压级增压器;
所述低压级增压器和高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及压气机蜗壳中心连线垂直;所述低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与所述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通过弧形连接管连接;所述低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通过直管波纹管、弯管波纹管或软连接管与高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连接;
与所述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连接,且通过进气管与发动机的燃烧室相通的中冷器。
优选的,包括:所述高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及压气机蜗壳的中心连线分别与低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及压气机蜗壳的中心连线垂直。
优选的,所述低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与所述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通过弧形连接管连接的方式为软连接所述弧形连接管具体为波纹弧形管,或者具有同等功效的软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低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与所述高压级增压器的压气机蜗壳通过弧形连接管连接的方式为硬连接,所述硬连接为焊接或铸造;
所述弧形连接管具体为波纹弧形管,或者具有同等功效的硬连接管。
优选的,还包括:所述低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通过等效于直管波纹管、弯管波纹管或软连接管的硬连接管路与高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连接。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增压柴油机气路,通过使气路中的高压级增压器和低压级增压器的涡轮蜗壳和压气机蜗壳中心连线相互垂直的方式布置,有效的解决高压级增压器和低压级增压器在柴油机气路布置过程中受空间限制的问题,以及,采用较短的直管,以及大弧弯管管路连接高压级增压器和低压级增压器,可以避免废气传递的过程中的变向引起能量损失问题,实现最大化使用废气的能量,提高废气能量利用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增压柴油机气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双增压柴油机气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5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远程控制物资处理车辆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