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115.6 | 申请日: | 2011-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1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银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银法 |
主分类号: | F16F1/38 | 分类号: | F16F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垫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缓冲垫圈。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时在矿山上由于工作环境恶劣,路面颠簸,驾驶室振动大噪声强,驾驶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不仅影响了健康,而且也影响了工作效率。一般驾驶室的是由路面通过轮胎经减振器传到车架,再将缓冲垫圈传递到驾驶室,早期的缓冲垫圈包括橡胶本体以及外套筒,这种结构由于橡胶本体是实心结构,因此只能承受压力,但不适合受到拉伸力和剪切力,使用中很容易产生龟裂导致损坏,因此缓冲减振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明显提高吸振能力和减振效果的缓冲垫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冲垫圈,其特征是:包括呈柱状的本体,沿着本体的中心轴向固定有内筒,所述的本体的外侧固定有外筒,本体外侧沿轴向开设有三条槽,分别是一条底槽和两条侧槽,且呈三角形分布,其中两条侧槽之间的本体外侧与外筒之间为分离关系。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缓冲垫圈中,所述的本体的两端具有若干个凸出本体外的定位块。
在上述的一种缓冲垫圈中,所述的底槽是呈扇型。
在上述的一种缓冲垫圈中,所述的本体采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充分的利用了橡胶自身的抗压和弹性优势,而减少和避免了外力对橡胶的受拉的弱点,缓冲垫圈可以减少驾驶室的振动,振动能量吸收高,减振效果好,具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强度,使车辆运行的更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缓冲垫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本体1;内筒2;外筒3;底槽4;侧槽5;定位块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缓冲垫圈,包括呈柱状的本体1,沿着本体1的中心轴向固定有内筒2,本体1的外侧固定有外筒3,这里柱状的本体1是采用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由于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的弹性、阻尼系数以及硬度都能达到最佳值,因此振动能量吸收高,减振效果好,具有较高的抗压抗拉强度。
使用时通过一根连接轴穿过本体1的中心与车架固定好后,这时车架振动就传递至本体1中,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本体1产生变形并吸收(消耗)产生振动的冲击能量,本体1外侧沿轴向开设有三条槽,分别是一条底槽4和两条侧槽5,且呈三角形分布,底槽4呈扇型,其中两条侧槽5之间的本体1外侧与外筒3之间为分离关系,这样是使本体1下部仅受到向下的压力,而没有对上部的拉伸力,也就是说在使本体1受压的力多一点,受拉的力少一点,由于橡胶的特性是不怕受到压力,所以不会损坏本体1,从而延长缓冲垫圈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减振效果,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运行。
另外为了可以增加缓冲垫圈安装的牢固性,防止在振动过程中松动,本体1的两端具有若干个凸出本体1外的定位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银法,未经王银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嵌入式鞋底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三防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