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喂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317.0 | 申请日: | 201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1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喂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床的自动喂料机构,尤其是一种用于将具有中心孔的工件喂入机床专用夹具中的喂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将待加工的工件喂入机床专用夹具夹紧的步骤,较多是采用手工完成的,手工喂料加工效率低,不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且在喂料和夹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工件报废率高,在无形中就增加了工件的加工成本。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喂料和加工全自动完成的数控加工中心,其喂料过程是采用机械手来完成的,现有的机械手可以实现多角度的空间运动,可准确的将待加工工件喂入专用夹具中夹紧,并在工件加工完成后将工件取出,可用于加工多种形状和规格的工件,但这种喂料装置的机械手在结构上较为复杂、且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精确、成本低廉的自动喂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喂料机构,用于将具有中心孔的工件喂入机床的专用夹具中,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工件输送至待加工位置的供料装置,设置于机床上的摆臂、连接驱动摆臂取料位置与喂料位置之间摆动的电机、用于将位于待加工位置的工件推出供料装置的第一气缸、设置于摆臂上的第二气缸、以及设置于摆臂上的夹紧机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设置成与工件的中心孔中相适配,当摆臂位于取料位置,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入被第一气缸推出的工件的中心孔后缩回将工件取出,并通过夹紧机构夹紧工件,当摆臂位于喂料位置,夹紧机构松开工件,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将工件送入机床的专用夹具中。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摆臂上的滑轨、活动配设于滑轨上的滑座、驱动滑座沿滑轨滑动的第三气缸、以及设置于滑座上夹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工作时,供料装置将工件输送至待加工位置,第一气缸将处于待加工位置的工件推出,电机驱动摆臂摆动至取料位置,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被推出的工件中心孔中后缩回将工件取出,夹紧机构夹紧工件,然后电机驱动摆臂摆动至喂料位置,夹紧机构松开工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将工件送入机床的专用夹具中,完成喂料,并进入下一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动作精确、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喂料机构,用于将具有中心孔的工件2喂入机床的专用夹具(图中未示出)中,包括用于将工件2输送至待加工位置的供料装置3,设置于机床上的摆臂5、连接驱动摆臂5取料位置与喂料位置之间摆动的电机4、用于将位于待加工位置的工件2推出供料装置3的第一气缸1、设置于摆臂5上的第二气缸8、以及设置于摆臂5上的夹紧机构7,第二气缸8的活塞杆设置成与工件2的中心孔中相适配,当摆臂5位于取料位置,第二气缸8活塞杆伸入被第一气缸1推出的工件2的中心孔后缩回将工件取出,并通过夹紧机构7夹紧工件,当摆臂5位于喂料位置,夹紧机构7松开工件,第二气缸8活塞杆伸出将工件2送入机床的专用夹具中,由专用夹具夹紧,进行加工。
其中,夹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摆臂上的滑轨、活动配设于滑轨上的滑座、驱动滑座沿滑轨滑动的第三气缸、以及设置于滑座上夹紧装置,为公知的现有技术,在图中就不再详细示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动梁龙门镗铣床横梁液压伺服同步平衡装置
- 下一篇:电动平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