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模组及其灯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6502.X | 申请日: | 2011-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康诚;陈正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F21S8/00;F21V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显示模组及其灯条装置,尤指一种利用片状结构进行灯条的抽拉的显示模组及其灯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侧光式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的设计中,由于用来承载灯条的基板是采用强度较弱的材料(如铝材)所组成且其厚度往往小于5 mm,因此常见用来抽换灯条装置的方法是采用基板上额外形成有突出结构的设计,举例来说,请参阅图1,其为背景技术的一灯条装置10的部分放大示意图,由图1可知,灯条装置10包含一基板12以及一灯条14。灯条14设置于基板12上,灯条14包含复数个发光二极管16以及一电路板18且具有一连接器20以供连接于相对应的面板装置上,电路板18对应连接器20的位置上是形成有一突出部22。藉此,若是灯条装置10上出现发光二极管16损坏或是其它需要更换维修的情况,则仅须抓持住突出部22,即可将灯条装置10抽拉出来,以进行相关的更换流程。
然而,由于上述突出部22需要在电路板18上额外裁切掉相对应的区块,因此,此设计须使用板块面积较大的电路板以提供额外的裁切面积而裁切出突出部22,如此不仅会造成裁切废料的增加,同时也会提高灯条装置10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若是改采用以治具勾扣住连接器20的结构空隙以将灯条装置10抽拉出来的方式,则必须选用尺寸较大的连接器以利治具的勾扣,但同时也会导致容易漏光、防尘不易等问题,反之,如果此方式选用尺寸较小的连接器,则又会造成治具勾扣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片状结构进行灯条的抽拉的显示模组及其灯条装置,藉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其包含一背板、一面板装置、一灯条装置,以及一外框。该面板装置设置于该背板上。该灯条装置是可滑动地设置于该背板上且位于该面板装置的一侧,该灯条装置包含一基板、一灯条,以及一片状结构。该灯条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连接器。该片状结构可弯折地形成于该基板上对应该连接器的一侧边上,该片状结构用来迭合于该基板的该侧边上或延伸突出于该基板的该侧边之外。该外框设置于该面板装置上且具有对应该灯条装置的一抽取口,该外框是用来将该面板装置固定于该背板上,该抽取口是用来进行该灯条装置的抽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灯条装置,其包含一基板、一灯条以及一片状结构。该灯条设置于该基板上且具有一连接器。该片状结构可弯折地形成于该基板对应该连接器的一侧边上,该片状结构用来迭合于该基板的该侧边上或延伸突出于该基板的该侧边之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形成于基板侧边上的可弯折片状结构,以于设置灯条装置于显示模组内时迭合于基板侧边上,或是在欲更换灯条装置时,以施力扳动的方式而延伸突出于基板侧边之外。如此一来,由于不需使用板块面积较大的电路板以额外裁切出突出部,因此本实用新型即可在灯条装置正常运作而不需更换的情况下,有效地缩减灯条装置在显示模组内所占用的空间以及降低相关制造成本。除此之外,也因为不需使用治具以及选用尺寸较大的灯条连接器即可进行灯条装置的抽拉更换,故本实用新型亦可产生拆卸容易的功效以及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及的容易漏光、防尘不易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的灯条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出的显示模组的部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显示模组的背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灯条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为从图2的显示模组中拉出灯条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出的灯条装置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前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前述的权利要求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前述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6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电流传感器实现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立式标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