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床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7378.9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文;李庆兰;薛向东;花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特工业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床,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进行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体内再生的混床。
背景技术
混床是纯净水进行进一步除盐的离子交换器,混床内装入的填料为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树脂的再生介质通常使用NaOH和HCl,阴阳树脂再生后,阳离子交换树脂为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为OH-型。
混床再生分体外再生和体内再生二种方式,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混床体外再生是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别是不同的塔中进行再生,但是这种再生方式再生过程设备较多,操作较复杂。
现有技术中的使用的混床体内再生是在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器中,用酸,碱分别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中国专利200820031308.2,申请日为2008年12月17日,公开了一种混床,该混床内部同时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同时进行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但是现有的混床体内再生的方式,无论是采用酸,碱分别对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还是酸碱同步再生,都不可避免的会使得在分层位置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受到碱的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受到酸的污染,从而造成部分树脂失效,影响再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体内再生的混床,避免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受再生酸碱的污染,提高再生效果。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床,混床内部同时装有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的混床内部还装有一层塑料粒子,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所在区域位于下方,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所在区域位于上方,所述的塑料粒子所在的区域位于所述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所在区域和所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所在区域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混床进一步包括所述的混床的顶部设置一个进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混床进一步包括所述的混床的底部设置一个进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混床进一步包括所述的混床还包括一个中间排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混床进一步包括所述的中间排污口设置在塑料粒子所在的区域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混床内部同时装有阴阳两种离子交换树脂,并且在在阴,阳树脂中间再填充一层塑料粒子,塑料粒子主要作用是在体内再生时起分隔作用,避免受再生酸碱的交叉污染,即阳树脂不受碱,阴树脂不受酸的污染,提高再生的质量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床,2、阴离子交换树脂,3、阳离子交换树脂,4、塑料粒子,5、第一进水口,6、第二进水口,7、中间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一种混床1,混床1内部同时装有阴离子交换树脂2和阳离子交换树脂3,所述的混床内部还装有一层塑料粒子4,混床的上部装阴离子交换树脂2(OH-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型号:OH-型,密度为1.1g/ml),混床的下部装阳离子交换树脂3(H+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型号:H+型,密度为1.1g/ml),阳离子交换树脂3的比重比阴离子交换树脂2大,所以阳离子交换树脂3位于阴离子交换树脂2的下方。并且在阴离子交换树脂2和阳离子交换树脂3中间再填充一层塑料粒子4,塑料粒子4的密度介于阴离子交换树脂2和阳离子交换树脂3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混床的工作原理是:当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多次后需再生时,可以从混床的顶部的第一进水口5注入再生碱液,底部的第二进水口6注入顶压水,进行阴床再生;然后在从混床的顶部的第一进水口5注入清洗水,底部的第二进水口6注入顶压水,进行阴床的洗净;再从混床的顶部的第一进水口5注入清洗水,底部的第二进水口6注入再生酸液,进行阳床再生;从混床的顶部的第一进水口5注入清洗水,底部的第二进水口6注入顶压水,进行阳床洗净;最后从从混床的顶部的第一进水口注入清洗水,所产生的废水从底部的第二进水口排出,即可进行混床的正洗,再生步骤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特工业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特工业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73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