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柴油机废热水回收应用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7644.8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新 |
主分类号: | F02G5/00 | 分类号: | F02G5/00;F24H1/00;F24H9/18;F24D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热水 回收 应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热水回收模块,特别是一种适用船用柴油发动机(含液化气LPG和天然气LNG燃气机组)高温热水循环/冷却系统所交换产生的废热水的热回收和利用,同时也适用非船用柴油发动机所产生的废热水的船用柴油机废热水回收应用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船用柴油发动机(含非船用)高温热水循环冷却系统一贯采用单台或两台板式换热器将高温循环水通过海水冷却降温,而将主机废热水热能大量浪费。如何采集循环热水废热而又保障发动机正常的降温是我们研发本技术的背景。尽管多年来不乏专家学者研究和倡导回收该余热,但一直未形成真正的权威解决方案和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给发动机组降温同时又能回收热能实现节能减排的船用柴油机废热水回收应用模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船用柴油机废热水回收应用模块由高温水入口、高温模块、低温模块、低温水出口、排入海水口、加热系统供水、加热系统回水、海水冷却泵、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旁通阀、辅助热源、膨胀罐、循环水泵、自动补水阀组、淡水入口、加热系统回水、热利用单元、冷却降温单元和双热源锅炉;高温水入 口经由阀门连通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上;高温模块经由阀门连通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上,并与低温模块通过阀门旁通;低温模块经由阀门连通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上,并与高温模块通过阀门旁通;低温水出口经由阀门连通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上;排入海水口经由阀门连通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的冷却降温单元的冷却出水口;加热系统供水经由阀门连通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的热利用单元上;海水冷却泵经由阀门连通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上;旁通阀与辅助热源并列连通并连通到加热系统供水管线上;循环水泵连通到加热系统回水管线上;循环水泵连经由加热系统回水管线连接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上;循环水泵、膨胀罐、自动补水阀组、加热系统回水和加热系统供水通过管线与阀门组连通;自动补水阀组与淡水入口连通;在双热源锅炉热水锅炉方式实现中加热系统供水直接连通到双热源锅炉上。
所述柴油机热水回收冷却机组热回收换热单元采用冷却降温单元和热利用单元组合换热兼顾及温度或变频控制技术,并且高温模块和低温模块可满足单独使用工况。
所述加热系统供水管线上配有辅助热源暖通技术、自动控制阀门仪表系统和自动定压补水膨胀罐。
所述旁通阀与辅助热源并列连通在加热系统供热管线上。
所述加热系统供热管线在双热源锅炉热水锅炉方式中直接连通到双热源锅炉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船用柴油机废热水回收应用模块框架属国内外首创,解决了多年来很多专家教授所想所论之全面具体反馈。其显著效果和进步在于:
1、完整的应用方案可基本满足船舶发动机废热水利用,而又不 影响主机降温冷却需求。
2、将船舶发动机废热利用从烟气模式引领至发动机高温循环水领域,可以说是船舶柴油发动机节能减排应用思想破冰,同时在一定程度解决了废烟气锅炉在主机烟道安装的一定限制和困惑。
3、实用新型应用第一模块改变了增加一个热回收板换理论将板换多个单元有机组合,减少了一个机架和船舶占位,并有益于板换产业变革。
4、实用新型应用第二、第三模块亦会影响锅炉热能设备方向研发和产品细分定位,锅炉产品将更小更轻,新的产品将层出不穷。
5、更进一步加快了船舶加热系统集成化和模块化高科技企业发展,有利促进船舶配套产业模块化、集成化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块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块二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块三原理示意图
图中,1高温水入口 2高温模块 3低温模块
4低温水出 5排入海水 6加热系统供水
7加热系统回水 8海水冷却泵
9柴油机热水回牧冷却机组 10旁通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新,未经王爱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76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