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圈辐条孔自动冲孔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7796.8 | 申请日: | 201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6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洪青强;邓磊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青强 |
主分类号: | B21D28/30 | 分类号: | B21D28/30;B21D28/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1 浙江省临安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圈 辐条 自动 冲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制自行车或摩托车轮圈辐条孔的自动设备。
背景技术
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轮圈上有很多用于穿辐条的孔,一个轮圈上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过去加工这些辐条孔的方式是在冲床上安装冲孔模具,然后人工手持轮圈对各孔逐个冲;这样方法效率低,容易产生报废品。
业内设计有液压自动冲孔机,但由于效率不如冲床,且能耗大,造成生产成本高,因此没得到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是在冲床模具的基础上增加一套自动进给装置,利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带动轮圈做与冲床同步的回转运动,冲床每冲一次轮圈转动一个相应的角度,代替了人用手拉动的动作,保持了冲床冲辐条孔的效率及低能耗的优点,减轻了劳动强度并减少了废品率,造价也远比液压自动冲孔机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普通冲床附加一套自动进给器组合而成的辐条孔冲孔专用设备。冲孔下模01和冲孔上模02分别安装在冲床上,工件(轮圈)03由自动卡盘04夹持;与冲床相连接的自动进给器的结构如图1,自动卡盘04固定在主轴06的前端,自动卡盘04的操纵杆11贯穿主轴06的内孔,与后方的夹紧气缸13相连接,利用夹紧气缸13的推拉力向前或向后使卡盘松开或者夹紧;固定于主轴06轴身上的传动齿轮10与电机08上的齿轮09相啮合,主轴06通过一对轴承座05安装在滑块07上;夹紧汽缸13通过支架12安装在滑块07上。滑块07的下方与滑座18相配合,其相互滑动轨迹方向与主轴轴线平行;滑座18固定在升降台板19上;滑块07的后端与进给汽缸14相连,在进给汽缸14的作用下,滑块07可带动自动卡盘04所夹持的工件03沿主轴06轴线的方向前后滑动;进给汽缸14通过汽缸座15固定在升降台板19上。升降台板19的后端有一横轴16,该横轴与安装在底板20上的支座17相配合;在底板20上或者与底板20相连接的部件上分别安装有微动汽缸21和升降汽缸22,升降汽缸22通过一连接片23与升降台板19相连接。
将自动进给器与冲床连接固定后,即组成专用的轮圈辐条孔自动冲孔机。
冲床可选用通用机械或液压压力机,自动卡盘可选用通用结构件或成品,其结构在此不作叙述。自动冲孔机操作及工作过程如下:
1、将工件03放入自动卡盘04的夹爪间,夹紧汽缸13启动,通过操纵杆11带动自动卡盘04将工件03夹紧,同时升降汽缸22将升降台板19顶起,位于图1所示位置。
2、进给汽缸14启动,将滑块07向前推,使工件03位于上模02与下模01之间(如图2)。
3、升降汽缸22退回,升降台板下降,工件03贴住下模01(如图3)。
4、冲床启动,带动上模02做上下往复运动;每冲完一个孔,上模后退时,微动汽缸21将升降台板19顶起使工件03与下模02不接触,以减少转动时工件03与下模01的摩擦力,同时电机08通过齿轮09和10带动主轴06转过一个设定的角度,使工件位于下一个冲孔的位置;转动完成后微动汽缸21退回,升降台板19下降,工件02处于与下模01接触,处于冲孔的工作位置;如此,冲床每动作一次,工件转动一次,直到冲完这个轮圈的全部辐条孔。
5、冲完该轮圈的全部辐条孔后,升降汽缸22启动,将升降台板19顶起,至如同图2所示的位置,然后进给汽缸14退回,回到初始位置。
6、夹紧汽缸13复位,使自动卡盘04松开,取出工件。
如此完成一个循环,只要将工件放入,即可开始下一个工件的冲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械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将工件结构到模具之间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件降至位于冲孔时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微动汽缸用杠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微动汽缸顶升降汽缸底部的示意图。
图中标示的序号名称说明:
01、下模 02、上模 03、工件 04、自动卡盘 05、轴承座
06、主轴 07、滑块 08、电机 09、齿轮 10、传动齿轮 11、操纵杆
12、支架 13、夹紧汽缸 14进给汽缸 15、汽缸座 16、横轴
17、支座 18、滑块 19、升降台板 20、底板 21、微动汽缸
22、升降汽缸 23、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1、模具滑块07与滑座18为一成套机构,可采用燕尾导轨或矩形导轨组,也可以采用滑杆结构、或滚珠式直线导轨。
2、支座17与横轴16以直接间隙配合或通过滑动或滚动轴承与横轴16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青强,未经洪青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77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盖车衣
- 下一篇:一种车辆转向灯与应急灯转换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