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8005.3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王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郑世奇 |
地址: | 10001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支架 底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底座的改造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
背景技术
综采液压支架是配合综合采煤机割煤、推动运输机前进、同时自身前进、支扩和管理顶板、并防止顶板冒下落伤人的煤矿井下开采的支护设备,具有安全、高效等优点。
液压支架主要由顶梁、掩护梁、立柱、前后四连杆、底座、推移千斤顶、操纵阀和控制阀等结构组成。其基本动作包括升柱、降柱、移架和推溜等。其中前后连杆与底座、掩护梁相铰接,形成液压支架最核心的四连杆机构。当该四连杆机构随液压支架上下运动时,使支架顶梁前端的运动轨迹形成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双扭线,从而保证支架具有一个合理稳定的运动机构。
前连杆是一个箱形结构,承受顶板对支架的水平推力以及支架承受偏载后产生的扭矩,以增强支架稳定性,所以要求前后连杆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目前,现有的液压支架,由于其底座和前连杆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前连杆下部的底座腔体经常会内存积了很多的煤和矸石。支架在工作中,经过多次的升架、降架和拉架,使得腔体内的煤和矸石经受了多次的挤压而越积越实。当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在连杆的下端则会出现一个中间支点。前连杆在支撑和承压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恶化,最终因疲劳而产生塑性变形和失效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另一方面,大量的煤和矸石牢牢压实在底座腔体内,如果要排尽这些煤和矸石,则会费时费力,其势必大大地影响了支架在进行维修时的拆解和清理等工作,导致维修工期的延长。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
前连杆承受弯扭应力作用而最终发生弯扭变形,变形较轻时,会导致支架倾斜和倒架,降低了支架支护的可靠性;变形严重时,支架有效支护能力丧失,危害工作面安全,前连杆也将无法矫正修复,最终报废;压实堆积在底座腔体内部的煤和矸石很难排尽,影响支架修理时的拆解与清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廉、能够有效地延长支架使用寿命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包括液压支架的前连杆以及底座,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通过销轴与所述底座相互铰接,优选地,在所述左右侧板上煤渣堆积区上开有跑道形的排矸孔。
优选地,在所述排矸孔的周围设有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排矸孔的表面粗糙度值为25。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外圈由直径10mm的圆钢焊接制成。
优选地,述加强筋的内圈和外圈均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内圈焊缝高度与所述排矸孔的表面焊平,所述外圈的焊缝高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液压支架底座腔体因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前连杆受力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底座腔体因为结构不合理而导致堆积煤和矸石堆积而且难于清理的问题,提高了底座腔体的排矸性能,改善了底座的工作状况和支架前连杆的受力情况,提高了支护可靠性,保证了生产的安全,增加了井下服务时间。并且,进一步,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使得现有每套液压支架的前连杆需要修复和更换的比率均降至7%~8%的较低水平;同时,煤和矸石堆积的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底座的工作状况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支架拆解和清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节约了人力,缩短了支架的修理周期,降低了支架大修的成本,同时支架的支护可靠性增强,保证了生产安全,支架的使用寿命延长,井下服务时间也相应地得到了增加和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其中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压支架底座腔体结构的优选实施例,包括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以及底座2,所述液压支架的前连杆1通过销轴5与所述底座2相互铰接,在所述左右侧板上煤渣堆积区上开有跑道形的排矸孔3。优选地,在所述排矸孔3的周围设有加强筋4。更优选地,所述排矸孔3的表面粗糙度值为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强筋4的外圈由直径10mm的圆钢焊接制成。进一步,述加强筋4的内圈和外圈均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底座2上。优选地,所述加强筋4的内圈焊缝高度与所述排矸孔3的表面焊平,所述外圈的焊缝高度为6m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
如图1所示,在底座2左右侧板上的煤渣堆积区加工本实用新型的排矸孔3,并补焊所述的加强筋4。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排矸孔3采用跑道形,如图1所示;所述排矸孔3的具体尺寸可根据底座2型号和尺寸进行确定,但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8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