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扶梯用渐进式附加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48743.8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才;王岩卿;于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博林特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B66B2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扶梯 渐进 附加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用的附加制动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扶梯用渐进式附加制动器,它主要适用于大高度自动扶梯,也适用于自动人行道的制动控制,属于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新版欧洲标准EN115-1:2008《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关于制停距离的要求,附加制动器应能使具有制动载荷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有效地减速停止,并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减速度不应超过1m/s2。传统附加制动器基本上都是摩擦盘固定在梯级链轮或主驱动大链轮上,通过碟形弹簧压紧,在附加制动器动作开始时,首先是棘爪与摩擦盘上的挡块接触,首先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克服摩擦盘的静摩擦力,使摩擦盘与梯级链轮或主驱动大链轮发生相对转动,在动摩擦力的作用下制停自动扶梯。在此过程中,静摩擦力远远大于动摩擦力,而动摩擦力的设计值应足以制停自动扶梯,这必然导致制动之初对主轴的强大冲击力,并且其制停减速度非常大,难以保证EN115-1:2008标准中关于制停距离的要求,对乘客也存在很大的危险。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公开号为CN101633470的“自动扶梯附加制动器”,公开了一种在制动块上连接聚氨酯缓冲器的方式来减小冲击力,此种方式虽然可以减小对主轴的冲击力,但仍然采用从静摩擦力到动摩擦力转变的过程,原理没有改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扶梯用渐进式附加制动器,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附加制动器存在的冲击力大、制停距离不易控制等缺陷,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制动可靠,制动冲击力小,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修率,制动力调整方便,制停距离易于控制等优点,能够满足标准规定的制停距离与制动减速度的要求,保证乘客的乘梯安全。节约成本50%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动扶梯用渐进式附加制动器包括固定在梯级链轮上的摩擦盘以及组装在桁架上的与电磁铁连接的附加制动器,其技术要点是:所述附加制动器的U形板弹簧固定在所述桁架上,所述U形弹簧的两侧分别组装定楔块,沿所述定楔块的滑动面设置内表面固定摩擦片的动楔块,所述动楔块的端部分别铰接在所述电磁铁衔杆的活动开口槽的开口端,并使所述动楔块的摩擦片随着所述衔杆的轴向移动与所述梯级链轮上的摩擦盘离合。
在所述定、动楔块间设置减小两楔块间摩擦力的滚针轴承。
在所述衔杆的轴向组装有调节动楔块移动距离的由左、右开关触板组成的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附加制动器采用在U形板弹簧内组装动、定楔块,利用固定在梯级链轮上的摩擦盘与电磁铁衔杆带动的动楔块的摩擦片之间的摩擦,控制附加制动器的夹紧力,所以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在制动过程中使制动力从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制动冲击力小,制动可靠等优点。因通过限位装置来调整动楔块的移动距离,故制动力调整方便,制停距离易于控制,能够使不同提升高度的自动扶梯获得相应的制动力,制动距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满足标准规定的制停距离与制动减速度的要求。这不仅可以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的维修率,而且保证乘客的乘梯安全。因此,本实用新型同比传统附加制动器可节约成本50%以上。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梯级链轮、2摩擦盘、3电磁铁、4衔杆、5左行程开关、6右行程开关、7 U形弹簧、8定楔块、9滚针轴承、10动楔块、11摩擦片、12活动开口槽、13右开关触板、14连接座、15左开关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衔杆的轴向组装有调节动楔块移动距离的由左、右开关触板组成的限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博林特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博林特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8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筒内操作的大圆筒吊具
- 下一篇:曳引机减速器的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