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8952.2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6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徐岳平;石田伊佐男;魏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行距 插秧机 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密植步行式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步行式水稻插秧机,通常包括动力部、插植部、行走部及操作部等部件组成,其行走部的主要部分为车轮,如图2所示,现有的插秧机车轮,其结构通常为钢制的一个轮圈,为防止插秧机陷入水田的泥土中过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车轮行走时的拉力,在轮圈的外周上需均匀设置一圈车轮叶,车轮叶固定在轮圈上。此外,为提高水稻插植的密度,现有的密植式不同行距插秧机通常除了设定中二个中央插植臂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左右外,其余插植臂之间及中央插植臂与相邻的外插植臂之间的距离都设在20厘米左右,二个车轮设置在中央插植臂与相邻的外插植臂之间,为了提高插秧机的平稳性,二个车轮尽量往二侧设置,这就造成车轮叶与中央插植臂相邻的外插植臂之间的距离较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车轮叶把轮圈外侧的泥土带起,使中央插植臂相邻的外插植臂插下去的秧苗不规整,影响发育。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既能使插秧机的平稳性不受到影响,同时又能有效的保证插植质量的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包括轮圈,所述轮圈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车轮叶,所述车轮叶的外侧与轮圈外侧相平,所述车轮叶的内侧伸出于轮圈内侧。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由于车轮叶的外侧与轮圈外侧相平,车轮叶的内侧伸出于轮圈内侧,使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既能使车轮叶起到支撑插秧机不至陷入水田的泥土中过深,同时,车轮叶不会把轮圈外侧的泥土带起,外插植臂下方的泥土仍然平整,提高了插秧机的插植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安装在插秧机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安装在插秧机上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圈,2-车轮叶,3-轮圈外侧,4-轮圈内侧,5-中央插植臂,6-外插植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为一种四行不同行距插秧机的基本结构,二个中央插植臂5之间的距离为30厘米左右,中央插植臂5与外插植臂6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左右,车轮置于中央插植臂5与其相邻的外插植臂6之间。六行不同行距插秧机与八行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位置、二个中央插植臂5之间的距离及中央插植臂5与外插植臂6之间的距离与四行不同行距插秧机基本一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包括轮圈1,所述轮圈1的外周上均匀设置有车轮叶2,综上所述,与现有的不同行距插秧机的车轮结构基本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所述车轮叶2的外侧与轮圈外侧3相平,所述车轮叶2的内侧伸出于轮圈内侧4。这样,在车轮尽量靠近外插植臂6时,由于车轮叶2的外侧与轮圈外侧3相平,在实际操作时,车轮叶2不会翻起轮圈外侧的泥土,也就没有泥土落于外插植臂6下方,使得外插植臂6插出的秧质量与其它插植臂插出的秧一样,同时,由于车轮靠近外插植臂6位置,使得轮圈内侧4与中央插植臂5之间的距离较大,车轮叶2的外缘与中央插植臂5的距离也较大,车轮叶2也不会翻起中央插植臂5下方的泥土,使得中央插植臂5也能有效的进行插植。有效的提高了插秧机的插植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小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89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输卵管不通的外用药膏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奥替尼啶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