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渣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9097.7 | 申请日: | 201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7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斌;倪建春;陈永宏;蔡跃杰;黄晓明;商德明;陈映雪;陈砚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渣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浮渣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处理系统中所使用的收渣装置,其收渣口堰板高度不可调整,一旦系统中处理水量发生变化,那么水池的液面高度必定会随之降低或抬高,此时,由于其收渣口堰板的高度不可以调整,造成不能有效的刮除水面的浮渣或是伴有大量的水进入收渣槽。对于下工序的处理,造成了极大的负荷冲击。
因此,传统收渣装置的除渣效率很低,而且受到水池液面变化的限制,是不能满足现场使用要求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渣收集装置,可以根据水池内液面的变化调节收渣口堰板的高度,提高浮渣收集装置的收渣效率,不受水池液位高度限制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浮渣收集装置,其包括,收渣箱,其一面上部敞开,收渣箱两侧开有导槽;可调节堰板,设置于所述收渣箱敞开一侧;可调节堰板上沿长度方向设导杆,导杆两端插设于收渣箱两侧导槽,并可沿导槽上下升降,从而带动可调节堰板上下升降;调节机构,包括,传动丝杠,设置于收渣操作箱上,传动丝杠左右两端分别设左旋螺纹、右旋螺纹;左、右滑块,设置于传动丝杠上;左、右连杆,其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左、右滑块,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可调节堰板的导杆;两个传动链轮,一传动链轮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杠的一端,另一传动链轮设置于收渣箱外,两个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摇杆,与位于收渣箱外的一传动链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液面高度的变化调节收渣堰板高度,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确保了稳定除渣。避免对下道工序的冲击负荷,确保了处理水质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渣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渣箱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浮渣收集装置,其包括,
收渣箱1,其一面上部敞开,收渣箱1两侧开有导槽11;可调节堰板2,设置于所述收渣箱1敞开一侧;可调节堰板2上沿长度方向设导杆21,导杆21两端插设于收渣箱两侧导槽11,并可沿导槽11上下升降,从而带动可调节堰板2上下升降;
调节机构3,包括,传动丝杠31,设置于收渣操作箱1上,传动丝杠31左右两端分别设左旋螺纹、右旋螺纹;左、右滑块32、33,设置于传动丝杠21上;左、右连杆34、35,其一端分别活动连接左、右滑块32、33,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可调节堰板2的导杆21;两个传动链轮36、37,一传动链轮36设置于所述传动丝杠31的一端,另一传动链轮37设置于收渣箱1外,两个传动链轮36、37通过链条38连接;摇杆39,与位于收渣箱1外的一传动链轮37连接。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当工艺的处理水量发生变化时,水池液面发生波动,水位会随之降低或者是升高。此时,为了避免刮不到浮渣,或者是大量的水随浮渣进入浮渣收集装置,可以根据实际的液位情况,进行降低或者升高堰板的高度,保证进行正常的浮渣收集。
具体的操作原理如下:
当水池液面高度降低,需要降低收渣堰板高度时,顺时针转动摇杆,通过传动链轮36、37、链条38转动,从而使传动丝杠31转动,左右滑块32、33滑动,由于传动丝杠31的两端分别是左右螺旋,因此左右滑块32、33在传动丝杠31的带动下做相背运动,左右滑块32、33之间的距离增大,左右连杆34、35运动,连杆间夹角变大,通过与之连接的导杆21使可调收渣堰板2下降。
当水池液面高度抬高,需要提高收渣堰板高度时,逆时针转动摇杆,使传动丝杠上的左右滑块做相向运动,滑块之间的距离减小,夹角变小,通过与之连接的导杆使可调收渣堰板2上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液面高度的变化调节收渣堰板高度,按照实际需要进行调节,确保了稳定除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90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