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油液净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9923.8 | 申请日: | 201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索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索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B5/00 | 分类号: | B04B5/00;B04B7/00;B04B7/08;B04B11/02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液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离心油液净化机。
背景技术
如何去除油液中的固体颗粒、水分和气体等污染物,是当今系统污染控制行业的主要课题,目前,对油品污染控制的手段主要是依靠压板式滤油机、滤网式滤油机、真空加滤网式滤油机、聚结式滤油机等各类设备。压板式滤油机是利用多层滤纸层层过滤,优点是滤油精度较高,不足是只能去除油中的固体颗粒,对油中掺杂的水分和气体却不能滤除,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经常更换滤纸,使用不便,运行成本高;滤网式滤油机是利用高精度滤芯结构,对油液中较小的固体颗粒进行滤除,但对油中掺杂的水分和气体不能滤除,滤芯工作寿命视滤网纳污量大小而定,当滤网纳污量饱和时,滤芯不但不能起到净化作用,而且会导致油压升高,为了解决上述弊端,必须在滤芯达到饱和度且经常更换滤芯,以满足精度要求,这就使运行费用高速增长,造成运行成本过高、性能不稳定,滤材消耗大;真空加滤网式滤油机是先将油液加热,在真空加速作用下使部分游离水、溶解水蒸发,而后经过降温及冷藏,去除水分和气体,再经过滤网去除固体颗粒,不足是,对油液快速加热并辅以高真空负压在-0.08Mpa以上出水,可导致油液劣化,且真空只能除去油液表面水分,所以效率较低,需要长时间运行才可达到油液的除水要求。如果要达到油液的净化要求,必须在滤芯达到饱和度前更换,这就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麻烦;聚结式滤网机是利用不同功能的滤芯,即预过滤滤芯、聚结滤芯和分离滤芯组成三重过滤的设备,对固体颗粒和游离水起到一定的滤除,但不能除去油液中的空气和溶解水。并且,使用该设备必须掌握三重滤芯的纳污量及过滤比,还需经常对出油口油液进行检测,才能得以保证该设备正常的滤油精度,由于聚结式滤油机本身的特点,导致滤油效率低、性能不稳定,更换滤芯频繁,滤材消耗大。
经检索,CN2501582网上公开了一种专利号为01261368、专利名称为离心式净油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可避免在滤油时因油中污染物而出现堵塞现象,并防止因滤网的网孔过小而导致油液过早老化,其设有中心轴和离心筒,中心轴为管形结构,中心轴的下半部经导套固定有前端盖,前端盖为碗形结构,中心轴穿过前端盖的中心位置,前端盖的凹形内表面呈辐射状间隔固定有多个叶片,中心轴上套有旋转骨架,旋转骨架由套筒及支撑杆组成,套筒套装在中心轴上,套筒两端为密封状态,套筒外侧壁经连杆固定有多根与中心轴平行的支撑杆,支撑杆下端与前端盖的凹形内腔面固定,旋转骨架上自下而上依次套有多个凹形的圆盘式导板,相邻的导板之间有一定间隔,中心轴上端固定有集油叶轮,离心筒包裹在旋转骨架、前端盖及集油叶轮外侧,前端盖的外侧面与离心筒的下半部相固定,离心筒的下端固定有转动轮,转动轮与电动机相连接,离心筒的上端设有与中心轴内腔相连通的出油管,凹碗形前端盖内腔相邻的两个叶片之间的间隙,从底部与排污管及进油管相连通,进油管与油箱相连通。这种离心式净油机是利用离心净化的原理,清除大于油液比重的污染物,其优点是该机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不仅对游离水去除达100%,对溶解水也有很强的去除能力,有利于油液寿命的延长及运行安全,而且效率高,不足:一是若提高离心筒的转速,使被净化的油液输入到离心筒前端盖叶轮的进口时,离心叶轮左高速旋转,被吸入的油液一方面在叶轮的带动下沿圆周旋转,一方面把油液沿径向甩出形成一定的压力,油液一边旋转一边顺着离心筒的筒壁与圆盘式导板所形成的通道,不断的向上部运动,油液中的污染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向筒壁方向运动,另一方面在油液带动下向上运动,因此,油液中的污染粒子按一个螺旋状的合成运动轨迹在运动,在此区间会有大颗粒的污染物帖附到筒壁上,这个区间称为第一净化区,油液通过圆盘式导板间的缝隙,从流入到流出这个区间称为第二净化区。众所周知,为了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可使离心筒高速旋转以建立高速旋转流场,旋转速度越高,被分离的污染物粒度也会越小,净化精度也会越高,但这种离心式净油机中的圆盘式导板由于采用塑料材质,在提高离心筒的转速后,在油液刚刚进入到第二净化区前,油液与圆盘式导板的边部会有很多的相对运动,圆盘式导板带转液体,圆盘式导板随离心筒转动的转速越高,圆盘式导板边与油液之间的切线速度就越大,其速压也就越大,按伯奴利方程指出的关系:除去位置水头的影响,此时该点的静压力水头与速度水头应等于总水头,因此,速压升高,静压必然下降,如果该点静压力下降至液体中的气体分离压时,溶于油液中的气体就要分离出来,油液刚要流到圆盘式导板的缝隙时气泡析出,由于作用于液体上的压力时有气泡出现的现象,流体领域把它称之为气穴,这些气泡在周围压力的作用下,很快“溶入”油液中,有文献介绍气穴的出现和破灭的过程会产生“爆震”,伴随这一现象能产生上百大气压的冲击压力,产生“气蚀”现象,从而轻而易举地破坏塑料圆盘式导板,使被净化的油中出现大量地非金属污染物颗粒,一般实测这种油液的清洁度在十二级左右,会呈现不发散状态,严重影响油液的清洁度;二是在油液的离心旋转过程中,由于离心筒的筒壁呈封闭状态,比重大的固体颗粒、水和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离心筒的内壁方向移动,使很多污染物、水分和空气帖附在离心筒内壁上,在离心筒停止旋转后,这些帖附在筒壁上的污染物、水分失去离心力,在重力的作用下,顺着离心筒壁及前端盖的叶片间的斜面,经排污管流到纳污盒中,使油液的净化、分离效果不明显,因此,离心筒的结构、圆盘式导板的材质、几何形状以及表面形状都是决定净油机净化等级的重要环节;三是在离心筒的高速旋转的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旋转骨架的支撑杆与套筒之间经连杆连接,连接杆与套筒和支撑杆之间呈垂直状态,而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按一个螺旋状的轨迹在运动,连杆和支撑杆的这种结构则施加给旋流过程中油液相反的阻力,导致排出油液的径向分速度降低,降低了油液的净化效果;四是由于前端盖的外侧面与离心筒的下半部相固定,并经密封环密封,在净化机长时间运行后,油液中分离出来的污染物,有些粘性物质沉积在圆盘式导板的缝隙中,它会减少油液的流通面积,使净化效果下降,需经常将前端盖拆卸下来清理离心筒,这种结构拆卸和安装非常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索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威海索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49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